臺北市
25°
( 26° / 24° )
氣象
2024-09-23 | 好醫師新聞網

重聽會影響壽命?持續使用助聽器可延長壽命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李安娜/香港報導







圖:聽障者,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後研究員,香港教育評議會執委馮穎匡博士、資深聽力工程師張日耀、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喉頭頸外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耳鼻喉科專科鄧志豪醫師、聽障者,前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副主席李嘉耀/本報記者李安娜攝





隨著全球老年人口比例增加,老年性耳聾(Age-related hearing loss)成為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根據最新研究,全球人口中超過5%需要處理聽力損失問題,而75歲以上長者中近半數都有聽力困難。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2050年將有超過7億人有聽力損失問題。





老年性耳聾指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出現的聽力損失,不僅會對個人造成生活上的不便,例如聽不到電話、門鈴,以至警告聲響如火警警報器等作出反應,更可能因此導致危險事故;與人溝通困難也容易讓聽障者產生孤立感。





8成聽障者沒配戴助聽器



2024年國際最新研究發現,持續使用助聽器不僅有助避免意外發生,也能增進與他人的溝通,改善聽障者的心理健康和認知功能。更令人驚喜的是,持續使用助聽器還可以延長壽命,將死亡風險降低達24%。儘管助聽器對聽障者的生活和健康有顯著幫助,但仍有許多人因為擔心被歧視、顯老或嫌麻煩而不願意使用助聽器。根據WHO統計,全球有83%有聽力問題的人沒有配戴助聽器。





為提高社會對聽障者的關注,每年9月的第四個星期日被定為國際聾人節,社會企業香港醫護聯盟趁此時機舉行今日的記者招待會,分別邀請了耳鼻喉科專家、資深聽力工程師及聽障者代表,分享他們的見解和經驗。





首先由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喉頭頸外科名譽臨床助理教授、耳鼻喉科專科鄧志豪醫生,講解老年性耳聾及最新的研究數據。鄧志豪醫生指出,隨著年紀增長,耳朵聽力逐漸喪失是一個普遍現象。老年性耳聾通常是由內耳耳蝸和聽神經退化所引起的對稱性聽力流失,特點是從高頻聽損開始,腦部對聲音的辨識能力也會變差,無法清楚聽到高、低頻的聲音,造成「聽到聲但唔理解」的情況。





發現有聽力問題盡快就醫



根據WHO數據,65歲或以上的長者中,每3人就有1人有聽力損失問題。要預防聽力損失,鄧志豪醫生建議減少長時間使用耳機聆聽音樂;將音量調整至中至低;避免長時間處於高噪音環境中,並可以使用耳塞或降噪耳機來保護聽力。此外,好好管理自身健康狀況,包括控制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有助保護聽力。





對於如何識別自己是否有聽力問題,鄧志豪醫生提到一些常見的跡象,包括經常需要別人重覆說話、覺得別人說話很細聲、難以用電話溝通、時常錯誤理解對話內容、家人投訴電視機音量調得太大、經常沒聽見電話響聲和門鈴聲、在嘈雜環境下難以理解他人對話內容,以及聽不到別人在背後叫他或在背後跟他說話等。





當發現自己有聽力問題時,鄧醫生建議盡快就醫,由耳鼻喉專科醫生進行檢查,查明聽力下降的原因,以進行適當的治療。驗配合適的助聽器是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改善生活質量;也可植入「人工耳蝸」,將外界聲音經處理後轉換成電能,直接刺激聽覺神經,將訊息傳至大腦。





今年1月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報道美國一項研究,指經常使用助聽器可減少意外跌倒的風險、延緩腦部退化、有助維持樂觀情緒和活躍的社交生活,從而延長聽障者的壽命。該研究顯示,聽障人士經常使用助聽器較從未使用者的死亡風險減低24%(HR:0.76);不常使用助聽器較從未使用者的死亡風險則沒有明顯分別(HR:0.93)。





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持續使用助聽器對聽障者的聽力健康和整體健康十分重要,也為他們提供更多改善生活質素的可能性。由此可見,聽障者應該小心揀選質素優良而合適的助聽器,記者會便請來資深聽力工程師張日耀,講解有關助聽器的最新資訊。





根據需要和聽力狀況選擇助聽器



張日耀指WHO統計數據顯示,全球超過5%的人口,即約4.3億人需要處理聽力損失問題;預計到205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至超過7億人,即每10人就有1人面臨聽力問題。令人擔憂的是,根據WHO統計,全球有83%聽力問題患者並未配戴助聽器,這代表許多人可能錯失了改善聽力和生活品質的機會。有些人不願意使用助聽器的原因,包括認為自己的聽力問題並不嚴重、厭煩助聽器帶來的雜音和噪音,以及擔心被歧視。





為幫助聽障者選擇合適的助聽器,WHO劃分了不同級別的聽損程度,讓每位使用者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助聽器。助聽器種類方面,包括四大類型——掛耳式、袋裝式、開放式和入耳式。張日耀表示,不同款式的助聽器有各自的優點和適用對象,使用者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聽力狀況做出選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