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脊髓液失衡壓迫 老翁無力、胡言亂語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錢駿醫師。
人的腦室內有腦脊髓液,其作用是保護大腦,做為震動時的緩衝,一旦分泌和吸收失衡,腦室壓力升高就會造成腦部的傷害。一名73歲的王姓病患,因為全身無力,走路不穩,甚至出現胡言亂語的症狀,醫生問診後發現患者還有輕微癡呆合併尿失禁等症狀,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患者有腦室擴大及大腦脊髓液蓄積等狀況,診斷為常壓性水腦症,安排住院做相關檢查,並且執行腦脊髓液引流手術,手術一周後回診,患者整體認知功能、走路以及尿失禁困擾大幅改善,並建議患者至神經外科接受腦室腹腔腦脊髓液分流手術。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錢駿醫師表示,常壓性水腦症好發於60歲以上中老年人,患者因腦脊髓液積聚於腦室之中,無法被吸收,導致腦室擴張,壓迫周遭腦部組織造成多樣神經學症狀。好發在腦部曾經外傷,或是腦部感染,或是曾經發生腦出血族群。
錢駿醫師指出,腦脊髓液引流手術,透過腦脊髓腔,將腦髓液引流出來約20~30cc,患者因為腦脊髓液太多,聚積在腦部,造成腦組織傷害,透過手術將腦脊髓液體放出來,降低對腦組織的壓迫,症狀就會明顯改善。但錢駿醫師提醒,引流手術大概只能維持三到四個月,建議患者至神經外科接受腦室腹腔腦脊髓液分流手術,才能根除。
神經內科陳睿正主任強調,失智症的成因多樣,其中一種可能是正常壓力性水腦症。此外,阿茲海默症和血管型失智症也是常見的原因。針對阿茲海默症,目前已有最新的治療藥物,預計明年將在台灣上市,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失智症需要由神經內科醫師進行詳細檢查與鑑別診斷,並結合其他專科提供最適合患者的治療方案。如果家中長輩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儘快帶他們前往醫院就診,以便及早診斷和治療。
眼睛視野下方有黑影 上班族突發視網膜剝離
醫院志工服務滿2萬小時 退而不休體現生命價值
十大癌症肺癌為何仍是首位?醫:兩因素影響大、女性風險更高
冬至吃湯圓 營養師有妙方
十分之一老人罹患憂鬱症 醫提「三動」防「輕憂」
最新健康新聞
-
-
住院到長照一條龍!南投8家醫院出院即接長照服務 實例證明超有感
(1 小時前) -
她頭暈、體重掉以為只是壓力大 就醫檢查竟是「三高」連鎖危機
(1 小時前) -
引領優質蛋白輕鬆補風潮 佳格旗下產品全新升級 助攻全民健康生活!
(1 小時前) -
董氏基金會呼籲:每日兩份水果 從早餐開始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