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最新研究:選擇二尖瓣置換材質 應加入病因考量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桃園報導
圖:左為生物性人工瓣膜,右為機械人工瓣膜/長庚醫院提供
二尖瓣是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瓣膜,主要作用在阻止左心室的血液逆流回左心房。當運作出現問題時,病人會有覺得喘不過氣來、體能下降、下肢水腫等症狀,甚至導致心臟衰竭。二尖瓣嚴重病患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方式包括二尖瓣修補或置換手術。通常以二尖瓣修補為先,長期結果較佳,若病況太嚴重不適合修補,才考慮置換。置換手術可選擇使用機械人工瓣膜(簡稱機械瓣膜),或是生物性人工瓣膜(簡稱生物瓣膜)。
機械瓣膜和生物瓣膜的優缺點
林口長庚心臟血管外科主任、也是巨量資料及統計中心主任的陳紹緯醫師指出,過去的臨床指引以患者年齡作為主要考量,建議65歲以下患者選用機械瓣膜,65歲以上選用生物瓣膜。但根據長庚研究團隊最新的研究顯示,二尖瓣疾病的病因多樣且複雜,同樣對患者的長期存活具有顯著影響,因此,不同病因的患者在瓣膜選擇上應有不同的策略,是二尖瓣置換手術成功關鍵。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2024年6月國際級重要期刊「國際外科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
參考病因選擇瓣膜是二尖瓣置換手術成功關鍵
林口長庚麻醉部副部主任陳俊宇醫師表示,長庚醫院這項研究共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2002-2018年間9,201位二尖瓣置換患者,探討不同病因及年齡對存活率的影響。結果顯示,不同病因應有更適合選擇的二尖瓣瓣膜,例如:
1.感染性心內膜炎:是由細菌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心內膜感染。研究發現,曾在住院期間出現中風的患者,生物瓣可能是更安全的選擇。
2.風濕性心臟病:由風濕熱引起的自體免疫疾病。研究顯示,60歲以上患者即可選擇生物瓣,以避免終生服用抗凝血劑可能的傷害。
3.退化性二尖瓣逆流:是因瓣膜退化導致功能失調。70歲以下患者機械瓣存活率較佳。
4.缺血性二尖瓣返流:是由冠心病導致的左心室重塑造成的瓣膜功能障礙。由於預後較差,無論選擇機械瓣還是生物瓣,對存活率的影響都不顯著。
臨床應用與未來展望
桃園長庚醫院副院長、胸腔心臟血管外科葉集孝醫師表示,臨床指引應加入病因相關的建議,以幫助醫師在進行二尖瓣置換手術時,可根據患者的病因、年齡、生活品質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為病患提供個人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也應與醫師深入討論,充分了解不同瓣膜的利弊與適用情境,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陳紹緯醫師強調,隨著「瓣中瓣」技術的發展,利用原先的外科瓣膜框架,在先進的影像系統導引下,經導管植入新的瓣膜,未來可為生物瓣的患者提供更加持久與低手術風險的治療選擇,這可能改變目前對生物瓣年齡的考量。
慢性腎病易貧血 中醫輔助治療見成效
上班族頸腫瘤近四公分 熱消融除病灶傷口只有針孔大
導入AI協助檢測過動症 準確率是傳統方式兩倍以上
在母胎中染腸病毒 出生四天變重症
有口難嚥每吃必吐 竟是食道鬆弛
最新健康新聞
-
-
傷口不癒合、憂鬱失眠,恐是肥胖惹的禍!個人化減重管理,防慢性疾病發生
(36 分鐘前) -
只吃菜能減肥?醫院揭「瘦身迷思」 這3招減肥恐害肚子升級
(1 小時前) -
懷孕對心臟負荷量大,新手媽產後滿月突心肌梗塞!醫護齊心救治助一家團圓
(1 小時前) -
正確選用植物油,安心享用無負擔!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