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會不自覺「咬牙切齒」? 中醫針藥緩解顳顎關節緊張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姵潁/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70歲的女性長輩長年深受「咬牙切齒」困擾,牙齒會不自覺快速咬合顫抖,雖曾輾轉接受多方治療,但症狀始終未見顯著改善,最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姵潁。吳姵潁醫師問診後,發現長輩長期焦慮以及壓力大,診斷為顳顎關節症候群,經過一個月的中藥及針灸治療後,個案咬牙緊繃感與發作頻率明顯減輕,生活品質也隨之提升。
吳姵潁中醫師表示,顳顎關節位於兩耳前方,是連接下顎骨與顳骨的重要關節,負責協調說話、咬合與吞嚥等動作。由於其結構精細,容易因壓力、習慣性動作或外力等影響,進而導致關節活動受限或出現疼痛。常見的症狀包含張口困難、咬牙、咀嚼疼痛、嘴歪、咬合不正、頭痛眩暈等。
吳姵潁中醫師指出,顳顎關節疼痛在中醫屬於「痹症」的範疇。根據中醫理論,「肝主筋」、「脾主肌肉」、「腎主骨」,因此,顳顎關節的治療除了著重在處理眼前的疼痛不適以外,也要從調整肝、脾、腎三個臟腑的功能下手,才有助於改善根本體質。
在中藥調理上,常會視患者體質狀況選用像是小柴胡湯、柴胡疏肝湯來疏肝理氣,並搭配疏經活血湯、血府逐瘀湯來促進血液循環,有時也會酌加補腎、健脾的藥物,使臟腑功能更加平衡。
在針灸治療方面,會在顳顎關節附近的下關、頰車、翳風、耳和髎等穴位下針,以放鬆局部肌肉;同時配合遠端的合谷、外關、太衝、陽陵泉等穴道來疏通經絡並調整氣機。
除了在診間接受治療外,吳姵潁中醫師也建議,民眾在家中可以透過熱敷顳顎關節,幫助放鬆局部肌肉,舒緩不適感。同時,日常生活中也應避免托腮、單側咀嚼等不良習慣,減少張大嘴或咬硬物的動作,才能有效降低關節負擔,另外,適度的運動例如超慢跑或是快走,可以幫助舒緩情緒壓力,加速改善顳顎關節的相關症狀。
四個月大女嬰心臟衰竭 醫師巧手動脈導管手術救命
對症才能下對藥!長庚醫院大師講座讓您「心」安!
七旬翁青光眼視野減半速惡化 中醫眼針三個月救回視力
筆電常放大腿?小心「子孫」全受傷
壯男胸悶喘不過氣 竟罹蛋白質沉積症
最新健康新聞
-
-
彰基開打公費流感、新冠及肺炎鏈球菌疫苗
(8 小時前) -
化痰神藥「氣舒痰」退出台灣市場!名醫酸健保奇蹟 健保署證實:有替代藥
(8 小時前) -
6歲弟頭長膿癬永遠禿了 元凶竟是「可愛寵物」!醫示警:小孩易感染
(9 小時前) -
奉獻醫療守護家鄉致敬徐超斌醫師 饒慶鈴頒榮譽縣民褒揚狀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