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9-09 | 好醫師新聞網

空中救援真實版 海外發病的救命三關鍵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桃園報導




空中救援真實版 海外發病的救命三關鍵



國人每年出國人數年年上升,增廣見聞的同時對於一些身體本來就有狀況的國人,也增加了海外發病的風險,一旦突發急病,除了當地就醫,專機接回也成為選項之一。投入桃園國際機場醫療中心運營逾23年的聯新國際醫院許詩典院長指出,出國前不僅要備妥自身所需的相關藥物,更應投保足額旅遊險,建議規劃納入國際醫療轉送保障,才能真正安心出行。





若國人在海外遇到重大醫療事故,許詩典院長建議應立即啟動三項關鍵聯繫:第一步應立即聯繫外交部24小時緊急聯絡中心(+886-800-085-095),由駐外館處協助取得當地醫療及轉送資訊;第二步可通知國內保險公司,尋求協助以保險分攤部分費用;第三步可同步諮詢桃園國際機場醫療中心,協助規劃最合適的返國途徑。透過三方聯動整合資源,爭取黃金救援時間,降低病患與家屬的壓力與風險。





航空醫學與一般臨床醫療不同,三萬英呎高空環境下的艙壓變化,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因此許詩典院長提醒近期曾接受過眼科、鼻腔、內視鏡及腹腔鏡等手術者以及心肌梗塞、腦中風患者,在術後1至2周內都不宜搭機,尤其是像慢性阻塞性肺病這類患者,更可能因為艙壓導致缺氧危及生命,因此必須由專業醫療團隊進行評估與安排緩衝期,以確保飛行安全。





國際醫療轉送方案須依病情量身設計,醫療團隊會先進行現場或視訊評估,並提出轉送建議。若使用民航機,須至少提前48小時向航空公司申請,並提交病歷、適航診斷書;必要時申請擔架座位(需加訂六個座位),並安排家屬與醫護人員同行。若需攜帶如攜帶式氧氣濃縮機「一般俗稱製氧機」、呼吸器等電子醫療設備,則須符合FAA飛安認證才能登機使用。病情危急者,則可選擇動用醫療專機,由醫護人員全程護送,攜帶急救藥品與設備,大幅縮短返國時間,提升安全性。





一位約45歲的香港旅客,曾在桃園國際機場證照查驗櫃台昏倒,出現心肺停止與多重器官衰竭的狀況,因發生地點鄰近機場醫療中心,醫護人員得以盡速搶救並後送至聯新國際醫院ICU治療,在成功移除呼吸器及葉克膜後,隨即透過國際醫療轉送並出動醫療小組護送返港治療,半年後該名旅客親自抵台向當時救治他的醫護人員致謝,不僅展現生命的奇蹟,更凸顯跨境醫療合作為病患爭取寶貴生機的重要性。





許詩典院長提醒,國人出國前務必備妥三項健康要件:



√英文診斷書:若有特殊疾病,應向醫師索取英文診斷書,避免因語言障礙延誤治療。



√慢性病藥物:隨身攜帶足量個人慢性病藥物,並清楚標示藥品名稱與劑量。



√旅遊平安保險:投保涵蓋「緊急醫療轉送」的旅遊平安險,更能為突發狀況預留保障。





許詩典院長提醒旅程再精彩,也別忘了:健康規劃,始終是最重要的行前功課。國際醫療轉送不只是後援,更是旅人生命的保險線。唯有事前周全準備,才能在意外來臨時,為緊急返國治療爭取黃金時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