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鈣化動脈阻塞 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VL) 有解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新竹臺大分院成功應用「血管內震波碎石術」治療一名嚴重周邊動脈閉塞疾病病人,展現本院血管介入治療的重要進展。圖為心臟內科潘恆宇醫師說明病灶位置/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提供
新竹臺大分院成功應用「血管內震波碎石術」(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 IVL)技術,治療一名嚴重周邊動脈閉塞疾病(PAOD)病人,展現該院在血管介入治療領域的重要進展。
病人為54 歲男性,長期受周邊動脈閉塞疾病困擾,右下肢股動脈出現95% 狹窄並伴隨嚴重鈣化,且有慢性潰瘍與感染風險。經血管超音波與血管攝影確認後,心臟血管內科團隊進行IVL 輔助經皮血管成形術。手術過程中使用多款氣球,包括IVL 氣球,在右股動脈進行多次脈衝碎石與擴張,成功恢復血流,無明顯再狹窄或併發症。病人術後恢復良好,經外科清創與抗生素治療後,出院時傷口穩定,生活品質顯著提升。
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潘恆宇醫師表示,IVL 屬於近年引進的創新血管介入技術,可更精準處理複雜鈣化病變,避免傳統方法可能導致的血管破裂或不完全擴張。這項技術為PAOD 病人提供新的治療選擇,特別適合無法耐受外科手術的高風險族群。IVL 不僅適用於下肢動脈,還可擴及其他周邊血管疾病,預期將惠及更多心血管病人。
潘恆宇醫師說明,IVL 技術是一種創新血管介入方法,利用專門設計的氣球發射高頻聲波脈衝,精準碎裂血管壁上的鈣化沉積物,同時避免損傷周圍軟組織。相較傳統氣球擴張或支架置入,IVL 可改善頑固鈣化狹窄,降低併發症風險,並提升血流通暢度。該技術已在國際上廣泛應用於冠狀動脈及周邊動脈疾病治療,尤其適合糖尿病或腎臟病病人常見的嚴重鈣化案例。
潘恆宇醫師提醒,若有下肢疼痛、麻木或走路不適等症狀,應及早就醫,早期診斷與治療可降低併發症與截肢風險。IVL 目前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建議由醫師與病人共同討論,依個別病況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新竹臺大分院表示,本院將持續引進國際先進技術,並投入臨床研究與應用,強化心血管疾病診斷與治療能力,為病人提供安全、專業的醫療照護。
想要長高高?中醫轉骨療法助突破
骨質疏鬆的危機 長者髖骨骨折20%1年內死亡
名醫會客室/婦女疑難雜症一為什麼妳的病總是治不好
中風後如何脫離鼻胃管? AI助功吞嚥照護降低肺炎及再入院
中風後痙攣復健路漫長 一次看清治療新趨勢
最新健康新聞
-
-
中秋烤肉避免吃烤焦食材 應更換焦黑烤網遠離致癌物
(1 小時前) -
16歲男跑步突倒地才知血糖飆729! 醫曝「關鍵原因」警告:無症狀最可怕
(3 小時前) -
私密處突長痣?醫教分辨「3大常見狀況」 小心是癌前病變警訊
(3 小時前) -
鞋墊不是越軟越好!醫教你如何挑選才不傷腳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