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o型、兒子A型 高醫克服血型不容助兒捐肝救父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唐逸/高雄報導

圖:高醫移植中心張文燦主任(右)憑藉精準評估、降階治療整合及術後多專科照護,突破血型與血管重建限制,讓李先生(左)順利康復/高醫提供
53 歲的李先生從事倉儲管理,一向重視健康的他卻在一次例行追蹤檢查中意外被診斷出罹患肝癌。突如其來的噩耗,讓他原本平靜的生活瞬間翻天覆地,面對肝癌反覆復發且腫瘤體積較大的危機,李先生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以下簡稱高醫)尋求治療,經評估後,醫療團隊指出惟有進行肝臟移植才能根治病情。雖然李先生的兒子願意捐肝救父,但他一想到兒子可能為了救自己而受苦,內心充滿矛盾與不捨;另一個更具挑戰的難題是,父子兩人血型不同,父親為O型、兒子為A型,兩人血型並不相容,而且血管重建較為複雜,手術難度極高。面對艱鉅挑戰,高醫移植中心醫療團隊立即啟動跨科整合照護機制,憑藉豐富的肝癌降階治療、血型不相容移植術前、術後處理經驗與嫻熟的活體肝臟移植技術,在移植中心張文燦主任領導的肝臟移植團隊努力下,成功完成手術。術後父子倆恢復情況良好,李先生重獲新生,也讓一家人重拾笑容,為了感謝醫護團隊的全力守護,李先生和家屬特別捐贈600個保溫瓶給移植中心團隊,表達最誠摯的謝意。
事實上,李先生與兒子阿烊的情感早已深植於日常,捐肝救父的阿烊自國中起便展現出對動漫與繪畫的熱愛與天賦,他在藝術領域表現亮眼,面對孩子的志向,李先生選擇全力支持,鼓勵兒子報考動畫設計相關科系,他覺得孩子找到自己熱愛的方向最重要。如今,阿烊即將大學畢業,不但以畫筆揮灑夢想,更以生命為筆、以愛為墨,用「捐肝救父」的勇氣畫出了父子情深最動人的一頁。
高醫陳芳銘副院長表示,在醫療領域中,活體捐贈象徵著最深厚的情感連結,當一位家人願意忍受手術的危險及肉體的痛苦捐出自己的一部分器官,去延續摯愛親人的生命,那是一種超越言語的奉獻與勇氣,這份決定,往往來自家人之間無條件的愛,也展現人性中最柔軟而堅定的力量。高醫身為大學附設醫院及醫學中心,致力提供安全、專業、完善的醫療照護,讓每位捐贈者與受贈者都能在最穩妥的環境下完成這項人生中最重大的選擇。高醫移植團隊以精湛技術與周全的術前評估,守護每一個家庭的希望;捐贈者與受贈者的勇氣與愛心,讓醫學的成就不再只是科學的進步,更是情感的延續。
壯男曬衣突倒地 竟是心房顫動引發中風
糖尿病保命第一招 醫:掌握數據才能穩控血糖
花蓮慈院高精尖手術 腦部腫瘤手術無傷口
小耳醫師王守吉 獲衛福部資深典範醫師獎
輕熟女不明原因自發性高潮 竟是外陰前庭神經炎惹禍
最新健康新聞
-
-
破碎的婚姻可以補救嗎?專家教你如何修復信任感
(12 小時前) -
影/員榮復建科與心導管室聯手 微導管栓塞術助患者擺脫右肩疼痛
(12 小時前) -
嘉義縣骨鬆肌少照護成果亮眼 全縣衛生所通過FLS國際認證
(15 小時前) -
水腫是水喝太多?覺得自己不是胖是水腫?醫師教你如何判斷!
(15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