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4°
( 36° / 32° )
氣象
2025-07-30 | 照護線上

主動脈瓣狹窄恐猝死!心臟外科醫師治療解析



提問:請問主動脈瓣狹窄可能出現哪些症狀?



陳紹緯醫師:主動脈瓣狹窄大部分的原因,是老化造成心臟瓣膜打不開,如果心臟瓣膜打不開,心臟的血液就沒有辦法有效送到全身,血液沒有辦法送到全身之後,可能會有心臟衰竭的症狀。血液無法送到心臟的冠狀動脈,病人會有胸悶的症狀,有的病人會昏倒,甚至猝死來作為表現。



提問:請問主動脈瓣狹窄該如何治療?



陳紹緯醫師:主動脈瓣狹窄經過心臟超音波確認為重度之後,病人如果有症狀,建議儘速治療。 如果沒有得到治療,病人一般的壽命平均約兩年左右。目前治療的方式主要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傳統開胸心臟手術,第二類是微創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



提問:請問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有何優點?



陳紹緯醫師:傳統主動脈瓣置換手術的進行方式如下,首先必須將病人的胸骨打開,建立人工心肺機體外循環,暫時取代心臟的功能,再將心臟打開,舊的主動脈瓣切除,再植入新的人工瓣膜,之後,我們再脫離人工心肺機,完成整個手術。此項手術已經有多年的歷史及經驗,目前長期手術的結果都相當良好,大部分的病人也可以在低風險的狀況下完成外科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提問:請問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有何優點?



陳紹緯醫師:藉由先進的科技,我們將瓣膜壓縮在導管裡面。首先,病人大部分可以藉由局部麻醉的方式,以打針方式進行。藉由先進的影像系統定位,我們將瓣膜置換於原先退化的病灶,將其撐開之後將瓣膜植入。由於心臟不用停止,沒有傷口,病人恢復比較快,也可以有效降低高風險病人的手術危險。



提問:請問什麼是兩瓣型主動脈瓣?



陳紹緯醫師:主動脈瓣狹窄好發的病人,原則上分為兩大族群。第一類是屬於老年族群,這群病人就是由於年紀到了,瓣膜使用的年限已到,而老化、鈣化造成狹窄,通常病人八、九十歲。這一類的病人執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對於病人可以降低風險,也可以得到比較好的恢復。另外一類的病人他的瓣膜是先天性就有一些異常,正常的主動脈瓣有三片瓣葉,然而有1%到2%的病人,先天性瓣葉就少了一片,在兩個瓣葉的狀況下,這些病人的瓣膜會提早退化,大部分的病人會在50歲到60歲之間就發病,這類病人由於發病時間較早,一般我們會建議傳統的外科瓣膜置換手術。原因之一,是因為這些瓣膜置換手術完的病人,他能用外科瓣膜得到比較好的長期耐用性。第二,這些病人常常在主動脈上會有一些病灶,包括了主動脈瘤,在一次手術中可以進行主動脈瓣置換以及主動脈瘤的修補。



提問:請問人工瓣膜有哪些種類?



陳紹緯醫師:原則上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金屬瓣膜,第二類是生物瓣膜。金屬瓣膜的好處就是它相當耐用,它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這個金屬的材質放在人體內會容易產生血栓,所以病人必須要終身服用抗凝血劑。第二類型是生物瓣膜,生物瓣膜有不同的材質,包括了牛的瓣膜或是豬的瓣膜,它的好處是使用這類的瓣膜不用終身服用抗凝血劑,它的壞處是這些瓣膜由於是動物組織做成的,放在體內會容易排斥,造成退化,一般視材質的不同,10年到20年可能要再次進行手術。



提問:請問什麼是經導管瓣中瓣手術?



陳紹緯醫師:生物瓣一般會有使用年限,正常的使用下在10年、20年之後這個生物瓣膜的材質會退化。我們可以利用外面的金屬框架植入經導管瓣膜,這樣的手術可以在局部麻醉、不插管的狀況下執行。我們藉由鼠蹊部的傷口打針的方式,將瓣膜運送進原來退化的生物瓣膜內,將生物瓣膜撐開,再植入一個新的導管瓣膜。藉由心臟不停止沒有傷口的方式下,對病人進行二次手術,可以有效降低手術的風險以及增進手術後的恢復。



陳紹緯醫師:主動脈瓣狹窄經過心臟超音波確認為重度之後,病人如果有症狀,建議儘速治療。原則上身體狀況較佳、年紀較輕的病人,建議傳統外科瓣膜置換手術,可以得到較佳的長期結果,也可以將其他疾病在同一次手術中一起處理。經導管瓣膜置換手術適用於高齡、高風險病人,可以藉由新技術來降低手術風險,增進手術後的恢復。建議病人和主治醫師做詳細的討論,根據病人自身的病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超過80萬LINE好友,值得信賴的照護線上!
照護線上臉書專頁
照護線上LINE官方帳號
照護線上YouTube頻道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主動脈瓣狹窄恐猝死!心臟外科醫師治療解析。】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