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頭毛病動刀「微創手術」一定比較好? 醫曝還得小心一風險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醫師,這個手術可以微創嗎?隨著醫療科技進步,,各式微創手術日新月異,讓有手術需要的民眾往往第一時間急著詢問醫師手術是不是可以用微創,尤其是骨科,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陸逸民就常碰到病患或家屬這樣問,他提醒,微創手術還是有許多限制及缺點,並非所有人的情況都能夠用微創技術處理。
傷口小較美觀,失血少恢復更快,微創手術已經是現今醫療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也是各家醫院及各科部互相較勁的兵家必爭之地。
陸逸民說,以常見的椎間盤突出及相關的脊椎手術來說,當處理病變的椎間盤時,必須通過許多重要構造,例如:從腹側進入,會通過腹腔或骨盆腔的臟器;由背側進入,則會遇到脊椎神經,於是傳統手術必須劃開一定大小的傷口,才能看清楚沿途的重要構造並加以保護,確保手術安全進行。
不過,隨著新式手術方法及儀器問世,陸逸民舉內視鏡微創手術為例,可以用精密的光學儀器及器械,透過很小的傷口將鏡頭及器械伸進患處來進行手術;而顯微鏡微創手術,是透過顯微鏡將目標視野放大數倍,不只讓手術破壞的範圍更小,也能更精準的處理重要構造。
陸逸民說,影響骨科手術傷口大小的另一項因素是植入物,同樣以脊椎手術為例,若病患需要打入骨釘、連接桿或支架,傳統上較大的傷口除了保護其他重要構造外,也能確保植入位置正確,而現今發展出的影像微創技術,是立體定位導航技術,能協助在傷口較小的情況下,依然能達到想要的安全性及精準度。
陸逸民強調,雖然微創手術好處多,但還是存在著許多限制及缺點,像是微創手術透過各種影像技術傳遞畫面給手術醫師,取代傳統目視,容易讓醫師喪失立體空間感而迷航,因此醫師必須投入更多時間跟心力學習及嘗試,在未上手之前,反而容易造成手術時間過長,麻醉風險更高。再者,有些微創手術的儀器及器械,所費上千萬甚至上億,若是健保未給付,民眾可能須負擔較高額的手術費用。
陸逸民表示,病情千變萬化,也並非所有人的情況都能夠用微創技術處理,建議民眾若有疑問,仍必須向瞭解自身狀況的診治醫師詢問討論,才能得到最妥善的治療。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沈慶京再羈押首曝「三病纏身」 醫直言分析:最慘恐休克、洗腎!
痛到想死!骨盆酸痛還血尿… 40歲女竟是罕見「胡桃鉗症候群」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男童「發展遲緩」2歲仍不會走、不會說話! 早期療育追上同齡孩子
(3 小時前) -
七生肖健康隱憂大公開!屬牛小心血光之災,五型藥膳飲助健康加分!
(3 小時前) -
36歲男「硬」30小時痛爆 必須裝人工陰莖2次手術
(5 小時前) -
衛福部培育在地醫事人才公費補助 招生名額及流程公開
(5 小時前) -
全台近200萬人飽受頭痛折磨 中醫解析4種頭痛與解方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