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5-06 | 匯流新聞網

不甩食藥署「二不政策」 北市開第一槍!加強查驗豬肉一個月


不甩食藥署「二不政策」 北市開第一槍!加強查驗豬肉一個月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開放「萊豬」進口4年多來,日前出現首批的澳洲冷凍豬腳驗出0.001ppm的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由於未超出國內標準,食藥署昨強調「抽驗比率不變、不會公布流向」。不過,台北市衛生局今(6)日仍開出地方政府第一槍,宣布立即啟動「豬肉標示查核暨抽驗專案」,強化市售豬肉產品之來源管理與安全把關。


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林冠蓁表示,本次專案自即日起至5月底止,將針對轄內傳統市場、超市、量販店及餐飲業等各類通路,抽驗20件豬肉產品,檢測乙型受體素(含萊克多巴胺),同步查核豬肉原料原產地標示300件,以確認業者標示正確、來源清楚。


台北市衛生局強調,輸入豬肉管理首重邊境源頭管理,原產地應如實標示,另依據衛福部公告之動物用藥殘留標準,萊克多巴胺於豬之肌肉及脂肪(含皮)限量為0.01 ppm。台北市將持續依據風險管理原則加強查驗,倘發現產品檢出不符規定,或標示不實、來源不明者,將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等相關規定嚴辦,絕不寬貸。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自110年至114年第1季,台北市共抽驗豬肉產品656件,動物用藥(含萊克多巴胺等21項乙型受體素)殘留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同期豬肉產品標示查核共22600件,則查獲26件標示不符規定,均已依法裁罰累計達新台幣71萬9000元,以上抽驗及標示查核結果均即時揭露於本市食材登錄平台「肉品稽查抽驗專區」。


台北市衛生局呼籲,食品業者應確保其供應之豬肉產品品質,符合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公告之「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並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第25條及第28條規定,確實標示豬肉及其可食部位之原料原產地,保障消費者知的權利與食的安全,更是食品業者應盡的責任。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開放「日本全齡牛」撞萊豬風波 食藥署低調:上路沒有時程表


母親節給媽媽「擁抱」竟能測病! 女性兩大肥胖高峰元凶曝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