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1° / 21° )
氣象
2025-05-07 | 匯流新聞網

立夏一過「不好入睡、早醒」失眠患者激增 中醫教你吃對清補食材


立夏一過「不好入睡、早醒」失眠患者激增 中醫教你吃對清補食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週進入「立夏」之後,氣候正式走入夏季,有些「季節病」也跟著出現!國內中醫門診就觀察發現,近期天熱,臨床上失眠的民眾明顯增加,大部分是身體燥熱所致,出現不好入睡、早醒的症狀。建議飲食上可多選擇「清補」的食材,像是蓮藕、綠豆、西瓜、苦瓜或是荷葉、蓮子,不僅健脾同時還能祛暑氣。


中醫師李和蓁表示,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白天變長、夜晚縮短,而中醫認為,夏天屬火,與心氣相通,因此這時節最容易出現的症狀包括煩躁、失眠,甚至是夜間燥熱醒來。特別是更年期女性,本來平穩的狀況可能也因「犯熱」而再度出現熱潮紅、睡眠中斷等問題,建議從飲食、作息面開始調整。


立夏後的飲食,中醫強調第一要注意「避燥」,建議夏日消暑可選「清補」,像是蓮藕、綠豆、西瓜、苦瓜等具有清熱、去火效果的食材。煮粥時也可搭配綠豆、蓮子、荷葉、百合等中藥材,幫助健脾、安神、消暑。


不過,李和蓁提醒,上述食材偏寒,僅適合氣溫較熱的日子調節性攝取,若長期大量食用,可能影響腸胃消化功能。且女性若在調經、備孕期間,吃冰消暑適量即可,若出現月經不規律、經血突然銳減或崩漏等狀況時,則建議尋求中醫師協助。


李和蓁說,許多人擔心夏天吃錯食物會上火,其實,應避免的是重口味、辛香料或燥熱性燉補,臨床上最常見的狀況是夏天補過頭,吃了羊肉爐、薑母鴨等補品,結果晚上反而睡不著,甚至還出現口腔潰瘍。


李和蓁表示,氣溫一高,許多人會整天待在冷氣房或開始大量吃冰,這樣做雖能降溫,但也容易導致體內溼氣加重、腸胃虛寒,進而出現頭痛、倦怠、身體沉重等「暑溼症狀」,甚至可能中暑。所以冷氣不宜整晚吹,室內可搭配循環扇維持通風;日常也要安排適度運動與流汗的機會,以利身體調節體溫、排除溼氣。


李和蓁提醒,夏天是身體容易發炎的季節,像是溼疹、蕁麻疹、晨起鼻塞或打噴嚏等過敏症狀,在季節交替時期特別常見,可順應作息調整為「晚睡早起」,隨著日照的的行程走,雖然睡眠時間縮短,但睡眠品質要好,如果在此一時節出現失眠、口乾舌燥者,建議可尋求專業中醫師調理,避免燥熱睡不好,隔天上班又沒有精神,出現惡性循環。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健保擴大給付骨鬆「還沒骨折可用藥」 年挹注8億、13萬人受惠


台灣國中生「一天乾1杯以上」比率升 4成人飲酒全因親友帶壞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