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3° / 23° )
氣象
2025-05-14 | 匯流新聞網

「少鹽、少糖」不再憑感覺! 國健署年底將訂標準、推標示紅綠燈


「少鹽、少糖」不再憑感覺! 國健署年底將訂標準、推標示紅綠燈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遠離高血壓、糖尿病,民眾都知道飲食要「少鹽、少糖」,但多少叫做少?國內目前卻缺乏明確的標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今(14)日表示,在醫界大力倡議減鹽、減糖生活之下,國健署將蒐集國際相關標準並召開專家會議,希望在今年底可以訂定出相關標準,同時明年開始可以研議是否推動食品的警示紅綠燈標示等健康策略。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高血壓不但是國人常見的慢性疾病,更是腦中風、心肌梗塞與腎衰竭等重大疾病的高危險因子。國健署與台灣高血壓學會上午共同舉辦「繼往開來,公私齊心護血壓記者會」,提出新的減鹽倡議。


吳昭軍表示,減鹽、減糖已經實證醫學證明可降低各種疾病風險,但「少鹽、少糖」的少是多少?目前並沒有一個標準,所以在醫界倡議之下,國健署將會召開專家會議,訂定相關標準,以利後續推動各種減鹽、減糖的健康策略。這也是《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所要求的,國健署目前規畫會朝這一方向來努力。


不過,吳昭軍說,國健署會先蒐集國際上有沒有什麼標準可以參考,畢竟有了標準才有策略跟方法。目前預計希望能在今年年底將標準訂定出來。


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林彥宏表示,儘管台灣目前針對食品的營養標示都要求得很清楚了,上面都會標示每一份鈉含量有多少,但事實上,很少民眾會去翻看,或者是看了也看不懂,有標卻沒什麼用。


林彥宏認為,國內可以參考國際間做得比較積極一點的新加坡,新加坡現在就有糖量分級制度,使用警示紅綠燈號的概念,讓民眾可以清楚瞭解到自己吃下肚的食品究竟鹽分風險有多高。至於要不要強制標示?要不要罰錢?還得再評估國人的接受度,討論出有共識才好。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主任委員鄭浩民強調,全世界都很重視減鹽議題,因為光是鹽分攝取過多就造成很多死亡,高血壓就是一種,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一天攝取要低於2克鈉,但根據很多臨床實證研究,其實降到2.3克就差不多,因為現在台灣人平均攝取已超過5、6克,這要透過很多努力。


要確實減鹽,鄭浩民說,食品標示是重要策略,1克鈉約等於2.5克的食鹽,而減1克的食鹽就能降1毫米汞柱的血壓,中國的低鈉鹽研究更發現,使用低鈉鹽可以減少14%中風風險、12%心血管風險,降低血壓的成果也很明顯,尤其老年人對鹽的敏感性高,一吃比較鹹,血壓影響遠比年輕人大。


鄭浩民表示,要訂很多標準出來沒這麼容易,需要一步一步來,然後再從食品標示、衛教、採購乃至營養午餐等方面下手,要求減鹽,且醫界希望標示更進步,可以採取警示紅綠燈的燈號,讓民眾一眼可以得知自己吃的食品是高鹽、中鹽還是低鹽。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尿尿不順、老是軟腳… 40歲的他竟是成人少見脊髓腫瘤上身


34歲男長期腹脹 全球罕見!竟是「百顆脂肪瘤」害腸道糾成團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