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凍10顆暴增凍20顆 女性凍卵「黃金時期」別晚過38歲!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女性越來越晚婚、晚育,讓「凍卵」成為尚無生育計畫女性最常考量的一步,但想凍卵一樣有年齡門檻要注意!亞東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任盧信芬強調,受孕成功率與凍卵時的年齡密切相關,例如34歲需約10顆卵子,才能達到75%活產率,37歲則需約20顆,因此建議凍卵的黃金時期為30至35歲。
根據國內統計,台灣女性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逐年上升,從2005年的27.7歲上升至2023年的31.5歲。
盧信芬說,面對生育年齡不斷推遲與未來的不確定性,已經有越來越多女性開始思考「如果我還沒準備好,卻又不想放棄當媽媽的機會,該怎麼辦?」這時,「凍卵」便成為選項之一。而凍卵(冷凍卵子)是透過玻璃化冷凍技術,將健康、年輕的卵子取出並在極低溫下保存,待未來有生育需求時再解凍使用。
盧信芬表示,凍卵雖能大幅提升生育機會,但仍可能受到個人體質等因素影響,建議有計劃的女性及早評估並與醫師討論,為未來多留一份選擇與保障。因為成功率與凍卵時的年齡密切相關,例如34歲需約10顆卵子,才能達到75%活產率;37歲需20顆;42歲則需約61顆,因此建議凍卵的黃金時期為30至35歲,最遲不宜超過38歲。
目前國內凍卵流程並不複雜,從首次諮詢到完成取卵約需2週時間,一般而言,療程主要包含四個階段。
亞東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醫師劉馨鎂指出,包括「初診評估」:透過陰道超音波檢查及抽血測定AMH(抗穆氏管荷爾蒙)指數,評估卵巢儲備功能;「誘導排卵」:於月經第2-4天開始施打排卵針,期間進行1-2次卵泡監測;「取卵手術」:約在第11至15天進行手術,於麻醉下進行,過程約20-30分鐘,當日即可返家休息;最後就是「冷凍保存」。目前台灣並未限制卵子保存年限。
劉馨鎂說,許多女性因「時機未到」而延後生育,但透過抽血檢測AMH指數,即可了解自身卵巢年齡與卵巢儲備功能,作為是否考慮凍卵的重要依據。臨床凍卵的主要適用對象可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適用於即將接受癌症治療或有卵巢早衰風險者,以保留生育能力的醫療性凍卵,另一種人則是暫無生育計畫,但希望未來育有親生子女的女性,屬於生涯規劃性凍卵。但無論是哪一類型,凍卵都是一種「為未來保留可能性」的選擇,讓女性得以掌握生育主導權。
劉馨鎂提醒,目前依《人工生殖法》規定,女性無論婚姻狀態皆可進行凍卵;但若為未婚女性,欲使用凍卵進行人工生殖時,仍須先完成結婚登記。目前針對癌症患者等醫療性需求,包括新北市、台北市等六縣市皆提供補助,金額約為新台幣2萬至3.2萬元不等。
照片來源:亞東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小勇士來+1 親子同樂動起來 趣味闖關學健康
(5 小時前) -
日內瓦世界衛生大會將登場 邱泰源率團爭取國際醫界挺台灣入WHO
(5 小時前) -
非核家園「火力發電破9成」!名醫曝台灣肺癌5項第一 1地區空汙吸好吸滿
(6 小時前) -
懷孕頻失敗? 恐與自體免疫異常有關
(8 小時前) -
守護兒童健康 嘉市衛生局辦「小勇士來+1」闖關活動倡導發展篩檢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