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3° / 22° )
氣象
2025-05-27 | 匯流新聞網

台灣東洋Q1營收創高峰 肺癌合併療法納健保挹注營運新動能


台灣東洋Q1營收創高峰 肺癌合併療法納健保挹注營運新動能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李衣綸/台北報導


台灣東洋(4105)今(27)日舉行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一季合併營收達14.58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5%,創歷史新高。在疫苗銷售暢旺、困難學名藥外銷與癌症重症新藥接連上市等利多挹注下,台灣東洋總經理侯靜蘭看好全年將延續雙位數成長動能,並持續深化營運三箭策略,穩健邁向國際化。


其中,肺癌治療領域的創新進展成為本季亮點。台灣東洋自製的肺癌化療學名藥Pemetrexed,近期與免疫藥物Pembrolizumab的合併療法成功納入健保給付,今年6月1日正式生效,展現台灣東洋長期投入癌症治療研發的成果。侯靜蘭表示,這項由健保署認可的新療法,不僅延伸產品生命週期,也象徵台灣東洋自製藥品在臨床效益與供應鏈韌性上的高度信任。


台灣東洋自2015年起生產Pemetrexed,採用歐洲原料與符合PIC/S GMP規範的製程,供應予多家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迄今累積穩定市場基礎。隨著國際癌症治療趨勢轉向化療合併免疫療法,此次納入健保標誌著台灣東洋肺癌產品線邁入新階段,也為營運注入強勁推力。


侯靜蘭指出,台灣東洋今年成立專責肺癌團隊,除推動學名藥與免疫療法併用,亦積極引進單株抗體與標靶口服藥物。加上年初上市的血液腫瘤新藥與年底即將推出的另一款肺癌用藥,公司正加快在肺癌領域的佈局腳步。她也強調:「我們深信,能與國際大廠並肩開發新藥、提供多元療法,才能真正嘉惠病患、協助健保制度穩健永續。」


根據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為國人發生率排名第一的癌症,顯示肺癌治療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台灣東洋以本土研發、自製能力為根基,結合國際合作資源,從單一藥品延伸至完整治療解方,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價值主張。


除了癌症用藥亮眼,疫苗表現亦為成長主因之一。第一季流感疫情升溫帶動疫苗銷售增長,台灣東洋今年取得政府公費疫苗標案79萬劑,較去年大幅成長十餘萬劑,自費市場也因細胞型疫苗知名度提升而持續穩健成長。


在財務方面,台灣東洋財務長張國江指出,Q1合併營業利益年增33%,營業外收益亦大增78%,主因為認列海外訴訟和解金3,700萬元。未來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裁定結果順利,剩餘款項將可望於上半年內陸續認列,有助全年獲利推升。


展望後續,侯靜蘭表示,台灣東洋將持續深化營運三箭。一為外銷困難學名藥,二為授權引入創新藥物,三為自製國產新藥。目前已有約130項藥品註冊於18國,未來將在肺癌、乳癌、血液腫瘤、後線抗生素與疫苗等領域推進利基產品布局,穩步推動台灣東洋走向全球。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資料照片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過期快篩」還能不能用? 官方解答!羅一鈞:一狀況仍可參考


今年最小新冠重症! 南部1月大男嬰「肺炎、酸中毒」未脫險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