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最痛」危機! 三招遠離泌尿道結石送急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熱「最痛」危機!一名36歲上班族,沒有任何慢性疾病,卻連續兩年的夏天都因為血尿、左腰疼痛等症狀,半夜叫救護車衝醫院急診,原來兩次都是左側輸尿管結石阻塞造成疼痛,第一次在接受止痛藥及多喝水後,隔天排出一顆米粒的結石,第二次則是因為石頭過大,之後接受體外震波打碎石頭後順利排出。醫師提醒,預防結石得透過多喝水、控制飲食和適度運動多管齊下。
夏天是泌尿道結石好發的季節,又因台灣位於亞熱帶,亦是結石好發的地區,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10個人就有1人是結石病患。
國泰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表示,夏天因為氣溫高,流汗多而尿量減少,導致結石發作的機率是冬天的3到5倍。泌尿道結石可能發生在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有發生過結石的病患,5年內結石復發的機率可高達50到70%,因此定期追蹤及如何預防復發是很重要的。
結石臨床症狀主要是疼痛、血尿、尿路感染等,偶而也會伴隨發燒、寒顫、腹脹、下痢、反胃、嘔吐等情形;症狀的發生與結石大小、位置、是否阻塞及是否有感染有關。
蔡樹衛說,面對尿路結石的病患,醫師會依據病人症狀、結石的大小、位置、尿路阻塞及尿路感染的情形來建議病患治療尿路結石的處理方式。如果結石已經造成尿路阻塞並影響到腎功能、腎絞痛厲害且無法以藥物改善控制者,最好是施以手術取出結石,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遺症。
預防結石得透過多喝水、控制飲食和適度運動!蔡樹衛強調,具體來說,要多喝水以稀釋尿液,減少結石形成的機會;避免高草酸、高鹽、高普林食物,並適量攝取鈣質;適度運動則有助於排出小結石,但避免過度劇烈運動。
蔡樹衛說,其中每天應攝取足夠的水分,一般建議1天至少3000毫升,並需要平均分配飲用,即少量多次,睡前也應補充水分,多喝水可以稀釋尿液,減少結石形成,並有助於排出已形成的結石。不過,若本身有心臟及腎臟疾病者,須先詢問醫師水分補充數量。
蔡樹衛提醒,一旦發生結石症狀應儘快尋求正式醫療管道求診,才能早日得到適當的治療,維持正常與健康的身體。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不是缺鈣也不是熱!醫曝「夏天抽筋真凶」 半夜痛醒快這樣做
(2 小時前) -
他二度中風只因「愛喝茶不愛喝水」! 醫嚴厲警告:1天O杯是極限
(2 小時前) -
「睡不好」肥胖機率狂增73%! 專家分享抗肥胖、抗衰老的安心入睡秘訣
(2 小時前) -
青少年社群網路藏危機! 調查:超過80%青少年生活離不開社群媒體
(3 小時前) -
天熱怕腸胃炎找上門 營養師曝少吃「這4種生食」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