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8° )
氣象
2025-09-07 | 匯流新聞網

跌倒最常見骨折!十個人就一個 醫解答「遠端橈骨骨折」該不該手術


跌倒最常見骨折!十個人就一個 醫解答「遠端橈骨骨折」該不該手術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在台灣,遠端橈骨骨折是最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約占所有骨折的十分之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骨科主任高鈞彥指出,多發生於跌倒時,手腕本能撐地所承受的衝擊,導致骨折並出現「銀叉變形」,這類骨折是骨科醫師日常最常遇到的狀況之一,如果出現四種情況就應考慮手術。


高鈞彥說,遠端橈骨骨折如果出現有:粉碎性骨折、骨折涉及關節面,且不平整超過2mm、希望盡早恢復工作或日常功能、難以接受保守治療或潛在功能受限等情況,應考慮手術。目前標準手術方式為使用鋼板固定。


臨床統計,有高達6至8成的患者,骨折同時會伴隨軟組織傷害,如肌腱斷裂、神經損傷、三角纖維軟骨(TFCC)損傷或腕骨韌帶受損。高鈞彥說,所幸有超過9成的軟組織傷害可自癒,只要治療得宜,大多有良好結果。


其中,民眾多關心TFCC損傷多久會好?高鈞彥表示,輕度撕裂約6至12週,部分撕裂則需要3至6個月,如果完全撕裂(手術後)更可能長達6至12個月。要注意的是,不建議直接按摩受傷處,但可透過放鬆前臂肌群與熱敷,減輕手腕壓力。


高鈞彥說,目前大多數TFCC的治療都以非侵入性的保守治療為主,讓手腕減少工作負荷與適當休息,必要時可穿戴護腕;或以副木暫時固定手腕及前臂於正中位置三到四個星期。進一步可口服消炎止痛藥,或關節內注射治療,依照損傷程度,可以保守治療或是手術治療,每個人適合的治療不同。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老人家身高、體重也要時時量 出現「4警訊」恐已骨質疏鬆


25歲年輕女「指甲下冒大片膿皰」 醫揪愛美的她做錯一件事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