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子超人」助人得先自助! 專家揭三項身心健康守則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花蓮光復鄉水患已經一週,重建如火如荼,全台各地都有「鏟子超人」自發性前往協助剷除淤泥。台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理事長、衛福部胸腔病院副院長張自強今(1)日發聲提醒,「關心照顧者」(Care the Carer)的觀念是災後重建能否持續推進的關鍵,強調「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不管是醫護、志工或救災人員都該牢記三項身心健康守則,以免助人卻先壓垮自己。
光復鄉災情激發台灣民眾展現高度熱情與行動力,全台各地就有不少民眾自發前往支援,化身「鏟子超人」協助清理家園與道路。但志工參與救災,除了要自備工作手套、雨鞋、防護衣具等基本裝備,保障自身安全,專家提醒,心理方面也要有防護。
張自強提醒,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休息並不是退縮,而是持續服務的重要力量來源。彼此傾聽與支持,才能維持救援行動的韌性與效率,透過正確的調適方法,不僅保護志工與救援人員的健康,更能確保重建工作穩定長久,幫助災民逐步恢復生活。
張自強具體建議,在光復鄉的復原行動中,無論是當地居民、前來支援的志工,或是第一線的醫護與救災人員,都應牢記以下三項身心健康守則:
• 避免過勞:配合排班與輪替,適度休息,以防過度疲勞。
• 善用資源:需要情緒支持時,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或利用「一戶一社工」訪視制度尋求協助。
• 互助與紓壓:加入支持小組、參加心理紓壓團體,透過交流分享減輕身心壓力。
張自強說,光復鄉水患的重建是一場長跑,不是一場速戰,唯有「先照顧好自己,才能長久助人」,讓照顧者身心獲得支持,才能確保救災力量不間斷,攜手災民共同築起復原的力量,早日重返平安日常。
照片來源:國民黨花蓮縣黨團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短短3個月退化到要坐輪椅 不是失智!8旬翁罕見大腦動靜脈畸形
台灣人愛心大匯聚!史上最快 花蓮賑災募款「5天達標衝上5億」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最新健康新聞
-
基隆流感疫苗開打 首日逾4千人接種熱烈響應
(1 小時前) -
智慧醫療新里程 臺大雲林分院達文西手術突破百例
(3 小時前) -
失智長者常忽略「口腔衛生」!醫:把握時機及早處理 還助延緩病程發展
(3 小時前) -
「鏟子超人」小心外傷與刺激性皮膚炎!醫籲:水災後皮膚防護4大準則
(3 小時前) -
「風」邪侵襲誘發換季頭痛! 中醫歸納6證型對症治療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