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筷泡水上榜…洗碗「5大習慣」超不衛生 醫示警:根本養細菌
[周刊王CTWANT] 洗碗是每個家庭很常見的家事之一,但如果用錯方法,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醫師便指出,5大習慣其實都是在「養細菌」,應該要改變,保護家人的健康。
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在臉書專頁點明,長時間泡碗筷、洗碗時用水方式錯誤、碗筷還沒乾就收起來、碗筷疊著放、使用洗碗布,都是錯誤習慣。
1.長時間泡碗筷
看似是一種徹底清潔的方法,但實際上可能適得其反,會為細菌提供一個潮濕的環境,尤其在溫暖的環境下,細菌的繁殖速度會更快。此外,浸泡雖然可以軟化一些頑固的污垢,但如果時間過長,水中的油脂和食物殘渣可能會分解,產生更多細菌,加上浸泡過久的碗筷表面,可能會產生一層粘滑的細菌膜,增加清洗難度。
2.洗碗時節約用水
雖然是環保的好習慣,但如果因此導致洗潔精等化學物質沖洗不乾淨,反而可能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長期攝入這些化學物質,可能對身體造成累積性傷害,尤其是對肝臟的負擔更大,也可能引起皮膚過敏或消化系統不適,甚至口腔潰瘍或口腔問題。
3.碗筷未乾,就收起來
未晾乾的碗筷,尤其是木制筷子,在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產生霉菌,如黃曲霉等,長期攝入可能對肝臟造成嚴重損害,增加患肝癌的風險。而且潮濕的碗筷表面容易積聚細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可能通過食物進入人體,導致食物中毒或其他健康問題。
4.碗筷疊著放
洗完碗後疊在一起放置,雖然可以節省空間,但實際上可能會導致細菌交叉污染和其他健康問題,碗與碗之間的接觸面可能會積聚水分和細菌,導致細菌在不同餐具間傳播,中間部分難以完全乾燥,潮濕環境會促進黴菌和細菌的孳生。若有殘留的食物碎屑或油汙,容易被壓在碗底,增加細菌滋生風險。
5.用洗碗布
洗碗布實際上是細菌滋生的溫床,由於常常處於潮濕狀態,加上食物殘渣和油污的積聚,為細菌提供了理想的生長環境。如果不定期更換或消毒,細菌會在廚房器具之間傳播,增加交叉污染的風險,對健康造成威脅。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婦女3餐吃蘋果減肥!出現罕見耳鳴 就醫檢查竟是這1原因
(33 分鐘前) -
上周新增4例類鼻疽個案 颱風後恐陷吸入性感染
(39 分鐘前) -
颱風後遺症發威!高雄、台南連爆4類鼻疽 沒淹水也中「沒戴口罩是關鍵」
(41 分鐘前) -
得了「喝水困難症」減肥好難! 醫揭補水5撇步綁橡皮筋也有用
(4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