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室空品差「這時段最危險」 台大:染疫風險增3倍
[周刊王CTWANT] 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及臺大公衛學院環境及職業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成功將幼兒園空氣品質監測數據應用於COVID-19感染風險評估,研究顯示幼兒園教室換氣不足,恐增加新冠病毒傳染風險,且達3倍之多,且於下午時段最危險。此研究登上國際知名期刊《Indoor Air》。
COVID-19的氣膠傳播為關鍵路徑,特別是在幼兒園等封閉空間。本次研究團隊針對台北市一間幼兒園,從2021年8月至11月進行三個月的室內空氣品質連續監測,使用物聯網傳感器(IoT-based air quality sensors, Model EAQ-T17, Ensense Corp., Taiwan) 研究發現:幼兒園教室室內二氧化碳濃度於週間逐日累積,下午達到高峰,平均二氧化碳濃度普遍可達850 ppm以上。結合Wells–Riley模型計算基本傳播數(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上課期間室內R0值範圍為3.01至3.12,顯示感染風險顯著,學校上課時段內疫情可能快速蔓延。
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宗延表示,要讓R0值降至1、減少傳播風險,可以減少班級人數,例如30人減到2至10人;或減少室內停留時間,從8小時減少到3小時;改善通風排氣系統,可以將二氧化碳濃度降低至500多ppm,以一間面積30坪的教室為例,若容納30人,換算每小時需將整間教室的舊空氣以新鮮外氣取代3.6至5.4次。
陳宗延建議,教室可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實現空氣品質的動態監測,根據即時二氧化碳監測數據動態,調整室內人數與停留時間,以有效降低風險。如有需要,也安排室外上課,若在通風換氣不足教室,則須加上有HEPA過濾功能的空氣清淨機作為輔助。
此研究為台灣首次以物聯網技術進行連續空氣品質監測,並透過Wells–Riley模型量化空氣中病毒傳播風險,提出具體改善方案,以提升幼兒園室內環境健康。
台大醫院蘇大成教授及陳宗延醫師,公衛學院詹長權教授及陳佳堃副教授研究團隊,長期投入室內空氣品質與環境健康研究,2018年即與台北市政府環保局合作,對台北市國民小學進行室內外空氣品質監測。研究發現,台北市國小部分教室的空氣懸浮微粒濃度超過空品標準,且與學童的氣喘診斷相關。此外,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在密閉空調環境下可升高達1,200至1,600 ppm,若加裝抽風扇可明顯改善。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失智翁1原因不願給居服員洗澡 名醫勸一句話神翻轉
(39 分鐘前) -
再生醫學新亮點!鹿茸幹細胞外泌體提取技術,成果融入日常生活
(43 分鐘前) -
百貨周年慶、購物節買不停!醫示警「購物3大跡象」快就醫 頻率過高也是其中之一
(1 小時前) -
波波醫生爭議引恐慌!蒼藍鴿揭露「選醫3關鍵」不踩雷 別忘善用第二意見
(1 小時前) -
甲亢或低下、腫瘤⋯中醫可以治療嗎?醫揭治療2關鍵:冥想也有用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