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6 | 周刊王

台灣是美食天堂,新奇百變的食物應有盡有,若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或腸胃炎。(示意圖/pixabay)
食物中毒、腸胃炎症狀類似!醫曝差別 「3跡象」快就醫

[周刊王CTWANT] 台灣是美食天堂,新奇百變的食物應有盡有,若處理不當就容易引發食物中毒或腸胃炎,這兩種疾病雖然表現出類似的症狀,如腹痛、嘔吐和水狀腹瀉,但它們的成因及應對方式有所不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急診科主任洪子堯提到,腸胃炎(胃腸型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出現3跡象就要趕快就醫。
洪子堯指出,食物中毒通常由食用了含有有害細菌、病毒或毒素的食物引起,如肉類、海鮮未煮熟或食物保存不當,例如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就是由於食物不當處理導致的唐菖蒲伯克氏菌滋生,而食用受污染食物的多數人會出現程度不一的症狀,通常影響2個以上的人。
至於腸胃炎(胃腸型感冒)多由病毒引起,如諾羅病毒、輪狀病毒,通過接觸受污染的物體接觸傳染或人糞口方式傳播(接觸分泌物後,沒有使用肥皂洗手);而酒精無法有效殺死這些病毒,需要使用肥皂和水徹底清潔雙手以預防感染,肥皂清潔時間要有七步驟(內外夾弓大立腕),且搓洗20秒以上。
洪子堯提醒,出現3跡象,就要趕快就醫,第一,脫水跡象,持續嘔吐或腹瀉導致口渴、少尿、皮膚乾燥等;第二,劇烈或持續腹痛,腹痛劇烈或不間斷,或大便中有血或膿,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第三,高燒,體溫超過38.5°C,尤其症狀持續不緩解。
如何避免食物中毒或腸胃炎,洪子堯建議,第一,使用肥皂和水勤洗手,尤其是在處理食物、用餐前後和上完廁所後;第二,確保食物充分煮熟,避免食用未經檢查或過期的食品;第三,腹瀉或嘔吐時,應增加水分攝取,可考慮購買藥局的電解質水,避免高糖分的運動飲料,因其電解質含量通常不足。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唐氏症基金會發表「暖月唐心」中秋禮盒 結合公益與永續理念傳遞不囉嗦的愛
(17 分鐘前) -
治療不只為了出院!長效針劑助思覺失調症病友回歸生活、重建連結
(17 分鐘前) -
《聽見貝多芬夏日音樂響宴》溫暖落幕 65位聽損兒童攜手 8%ice男子弦樂團,用音樂自信發聲,感動全場
(32 分鐘前) -
今年已3死!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發作凶 南部7旬翁住院十天不治
(43 分鐘前) -
「暑假症候群」頸椎疼痛最常見!醫揭「低頭60度」如小四生坐肩上
(51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