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1° / 18° )
氣象
2025-04-07 | 周刊王

連假結束靈魂沒回來?醫師曝「收心6招」對抗休假症候群 狂灌咖啡是大忌

連假結束靈魂沒回來?醫師曝「收心6招」對抗休假症候群 狂灌咖啡是大忌
根據研究,全球約65%成年人在長假後會出現疲倦、焦慮、消化不良等「休假症候群」,因為人類的大腦需要1至3天的時間才能順利切換「工作/休閒」模式。(示意圖/翻攝unsplash)

[周刊王CTWANT] 清明4天連假結束,今早開工,辦公室裡仍有許多人像靈魂沒回來一般悠悠蕩蕩。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根據研究,全球約65%成年人在長假後會出現疲倦、焦慮、消化不良等「休假症候群」(Post-vacation Syndrome),因為人類的大腦需要1至3天的時間才能順利切換「工作/休閒」模式。就像在派對嗨到天亮,卻突然被叫去開會,大腦根本轉不過來!為此,黃軒醫師分享6招收心招式,幫助大家早日還魂。

黃軒醫師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指出,根據醫學研究,全球有約65%成年人,曾在長假後出現「休假症候群」,因為人類的大腦機制,需要平均1至3天,才能順利在「休閒模式」與「工作/學習模式」之間切換。因此當人前一天晚上還在派對裡痛飲嗨翻天,第二天一早就被拉進會議室開會,絕對不可能馬上清醒過來,因為我們的「大腦機制」不允許--而這也就是我們在連續假期後,出現身心失調狀況的真相。

黃軒提醒,如果你放假回來,在自己身上出現「5大狀況」,就是身體在「罷工抗議」告訴你「它還沒準備好」:

1、你靈魂放飛了:你開始上班了,盯著電腦卻讀不進文字,彷彿意識還在沙灘上飄盪,那是因為你的前額葉皮質活動下降了!不用特別告訴老闆,你正在等前額葉皮質恢復運作,他們聽不懂的。

2、你腸胃正在革命:在連續假日的聚餐轟炸狂吃之後,任何人的消化系統都會宛如故障的洗碗機。研究發現,連續假期後大腸急躁症就診率會增加23%。

3、你的情緒正過山洞:剛剛回到上班崗位,你會焦慮、易怒乃至於莫名憂鬱,那是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濃度波動原因!

4、你睡眠時差變不好:在連續假期中熬夜追劇,你的生物鐘會比跨時區飛行更難調整!醫學期刊證實,每1小時的作息偏移,都需要1.5天來恢復。

5、你決策能力癱瘓了:你今天上班可能連午餐吃什麼都無法選擇,這可能是大腦杏仁核(Amygdala)因壓力過載發出的求救訊號!

那麼,我們該如何處理自己的「休假症候群」呢?黃軒醫師分享6招收心招式,幫助大家從假期後的混亂中殺出重圍:

A、作息「軟著陸」:別等到假期最後一天才想到要調整坐騎,可以提前1到3天開始把鬧鐘往前調,每天早起半小時,讓生物鐘慢慢回正軌。

B、工作「先暖機」:在假期最後一天,可以拿張紙列出回到職場後,你上班的前3天任務,再為它們分個輕重緩急。別一回來就想當超人,慢慢加速,給自己一點喘息空間。

C、動起來炸開壓力:運動是天然的壓力炸彈引爆器,每天30分鐘散步、跳繩,或來段健身操,就能從昏昏欲睡變成精神抖擻。

D、社交點燃正能量:約朋友喝杯茶水,聊聊假期瘋狂事蹟,別把自己關在家裡發霉,社交是治癒空虛的超強解藥!

E、給自己心理有VIP時段:別要求自己放假一回來就馬力全開,給大腦幾天緩衝期,告訴自己:「我才剛從天堂回來,慢慢來很OK!」

F、專業救援待命:如果有人發現自己在連假之後上了一個禮拜的班,卻還是無法回到狀況,別硬扛,去找心理諮詢師聊聊。他們就像你的心靈消防員,隨時幫你滅火。

黃軒醫師還提醒,以下4種在連假後常出現的應對方式其實就像「地雷」,一不小心就會讓你核爆:

●不要狂灌咖啡提神,會讓腎上腺素系統崩潰式反彈。

●不要報復性熬夜,將創造「睡眠負債滾雪球效應」。

●不要跟同事比慘,比較心態會激活大腦痛苦中樞。

●不要在周末補眠到中午,研究顯示超過1.5小時補眠,會加劇混亂。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