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豬流感「1C H1N2」變異株潛入人群! 專家示警:具備大流行潛力

[周刊王CTWANT] 一項新研究指出,一種名為「1C H1N2」的流感病毒正於豬隻間流行,且已具備跨物種感染與人傳人的關鍵特徵,可能成為下一種大流行的疾病威脅。研究指出,這種病毒原本起源於禽流感病毒,並在1979年在歐洲被發現首次跨入豬群,且近年來在持續在歐亞地區的豬隻中傳播。但從2011年起至2024年間,這種病毒在人類身上被檢驗到29次,其中一半以上都發生在2021年之後,增加的頻率令人憂心。專家還表示,由於這種病毒能夠繞過現今大部分人的免疫力抵抗,因此具備大流行的潛力。
據《富比士》雜誌報導,A型流感病毒並非人類獨有,它們在鳥類、豬、馬等動物身上同樣會出現。而在豬之中主要傳播的A型流感亞種病毒共有3種:H1N1、H1N2和H3N2。而這些病毒又各自演化成不同的遺傳譜系。這次引起關注的「1C」譜系於1979年在歐洲首次出現,屬於從禽流感傳入豬隻體內的變異譜系。
研究指出,雖然1C病毒株系長期以來 只在歐亞地區的豬之間傳播,但自2011至2024年間至少29起人類感染案例,且幾乎一半出現在2021年之後,顯示該病毒從豬隻到人類的跨物種傳播事件頻率增加,讓病理學家對此感到十分擔憂。
專家指出,「1C H1N2」最大的危險性在於人群普遍對它缺乏免疫力。在從美國成人身上採集的血液樣本中,僅有約三分之一的人有著可檢測到的抗體,且主要出現在1950年前出生的年長者身上。專家推測,這些長者的保護力可能來自於接觸過早期1918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然而,現代年輕人對此病毒幾乎毫無免疫力,而現行的流感疫苗也幾乎無法對它提供交叉保護力。
研究還指出,該病毒表現出多項可在人類間傳播的特性。實驗發現,它會優先與人類上呼吸道中的受體結合、在體外人類氣道細胞中有效複製,且在模擬真實濕度條件下仍能穩定存活於氣溶膠飛沫中。該病毒還展現出高度的神經胺酸酶活性(neuraminidase activity)。神經胺酸酶是病毒表面的關鍵蛋白質,可幫助病毒逃離受感染的細胞並感染新細胞,代表著更高的傳播性。
研究人員為了瞭解這種病毒的跨物種傳播能力,使用豬隻與雪貂(此為一般研究人類流感的標準模型)進行了感染傳播實驗。結果發現當以感染該病毒的豬隻被放在雪貂附近,那怕沒有直接接觸,雪貂身上也沒有出現感染異狀,但牠們身上都出現了針對病毒的抗體,代表牠們已經成功受到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先前對2009年H1N1流感病毒具有免疫力的雪貂,在1C H1N2面前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抵抗力,代表如果1C H1N2更廣泛的出現,人群現有的免疫力系統可能無法阻止其傳播。
報導指出,根據病理學界建立的「大流行」風險評估框架,1C H1N2幾乎符合所有高風險病毒的標準,包括能逃避現有免疫、結合人類受體、在人體細胞高效複製、空氣傳播穩定等。因此研究人員呼籲應該對該病毒加強監測,並將其列入高優先風險名單,以避免2009年H1N1疫情歷史重演。
不過研究人員也強調,即使符合大流行風險標準,也不代表必然會導致嚴重後果。以2009年H1N1病毒為例,該支病毒雖然廣泛傳播,但多數病情相對溫和。目前暫時仍無法評估1C H1N2的致死率,不過其在豬隻中造成的感染也屬輕微,並非如H5N1禽流感般的高致病性病毒。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無照也能賣中藥? 百名藥師怒批衛福部掏空專業門檻
(1 小時前) -
孩童拿筆卡卡的? 專家教「2畫畫方式」改善握筆方式
(3 小時前) -
氣溫漸增腸病毒蠢動 屏東縣衛生局籲請民眾加強防護
(3 小時前) -
高市旗山衛生所辦理健走活動 促進長者健康
(4 小時前) -
嘉縣衛生業務再露鋒芒 5大類滿分抱回7大獎項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