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0° / 19° )
氣象
2025-04-28 | 周刊王

美國3歲女童罹患「兒童阿茲海默症」 父母堅強陪伴盼尋治療希望

美國3歲女童罹患「兒童阿茲海默症」 父母堅強陪伴盼尋治療希望
3歲的女童羅雯貝格比患有黏多醣症,為罕見疾病。(圖/翻攝自「治癒聖菲利波症基金會」官網)

[周刊王CTWANT] 美國田納西州年僅3歲的女童羅雯貝格比(Rowan Begbie),去年4月被診斷出患有罕見遺傳疾病聖菲利柏氏症(Sanfilippo Syndrome),又被稱作「兒童阿茲海默症」。該疾病會導致兒童認知功能急速退化,最終失去所有學會的技能,目前無法治癒,患者通常在青少年時期不幸離世。羅雯的父母布萊恩(Bryan)與布萊爾(Blair)表示,得知診斷結果時心如刀割,但女兒一直以堅強、勇敢的態度面對病魔。

「她充滿活力,喜歡與人互動,特別疼愛她的兄弟姊妹。」布萊恩與布萊爾受訪時表示,「她無所畏懼,雖然有時會讓我們擔心,但目前她的狀況還算穩定。」羅雯的病情首次受到關注,源自一名在社群平台上看到她照片的母親私下聯繫貝格比夫婦。羅雯父母回憶,「只花了幾分鐘查詢資料,我們就感覺世界崩塌,因為每一項症狀描述的都像我們的女兒。」

聖菲利柏氏症分為4種類型,其中以MPS IIIA型最為常見,且病情最為嚴重,通常症狀更早出現,壽命更短。另據「治癒聖菲利波症基金會( Cure Sanfilippo Foundation)」官網資訊,羅雯屬於A型(MPS IIIA),又稱黏多醣症(MPS)。該病在美國僅有約5000名患者,每年約7萬名新生兒中會有1人患病,病因是雙親各攜帶1個突變基因並遺傳給孩子;孩童則會因身體缺乏分解毒素的酵素,導致體內代謝異常並累積於大腦,引發行為問題、認知退化及其他嚴重症狀。

黏多醣症早期症狀包括輕度語言發展遲緩、過動、易怒、多毛、面容粗獷、嚴重睡眠問題、呼吸道與消化道頻繁感染、走路不穩等情況。隨著病程進展,患者會出現癲癇、運動障礙與慢性疼痛。另外,由於初期症狀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或自閉症類似,因此常常被誤診。

《每日郵報》報導,貝格比夫婦表示,看著羅雯逐漸受病症影響,他們試圖向另外2名孩子馬利(Marley)與芬恩(Finn)解釋妹妹的情況,但對他們而言是一場巨大的挑戰,「羅雯的過度活躍與專注固執,讓她成為潛在的走失風險兒童,需要全天候看護。」他們說,「她的空間感與協調性也受影響,常常跌倒,導致身上經常有擦傷和瘀青。」最讓家人心碎的是,羅雯充滿愛與陽光的性格,未來將逐漸消逝於疾病之中。

儘管如此,羅雯仍是個熱愛生活、熱愛家人的孩子。父母形容,她最喜歡唱〈Wheels on the Bus〉(公車輪子轉啊轉)這首兒歌,喜歡在戶外奔跑玩耍、擁抱家人,並用小手拍拍別人的背表示親近。目前,羅雯正參與一項臨床試驗,需多次前往北卡羅來納州接受治療。「全美只有約12名兒童接受這項療程。」布萊恩說,「每次我們前一天開車前往,隔天從早上7點治療到傍晚5點,再驅車返家。我們對醫護團隊非常感激。」

為了協助更多同樣受聖菲利波症影響的家庭,貝格比一家成立「東田納西羅雯樹基金會」(Rowan Tree Foundation of East Tennessee),致力於推動相關研究與募資,「過去一年,我們從生活各個角落感受到朋友與陌生人的支持與愛。」夫妻倆表示,「有無數慷慨又有才華的人挺身而出幫助我們,真的非常感動。」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