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肝「本土+境外」雙創新高紀錄 年輕化且集中都會區

[周刊王CTWANT]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李佳琳表示,國際間的A肝疫情持續上升,呼籲民眾接種疫苗預防。疾管署提供
根據疾管署最新數據,今(2025)年截至5月11日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累計73例確定病例,其中本土病例56例及境外移入17例,本土病例數為近3年同期新高,境外移入病例數則為8年同期新高。
境外移入病例來源國家以中國及泰國各4例為主,本土病例則以臺北市16例、新北市14例、臺中市9例為多,其中男性43例、女性13例,年齡層則以30-39歲26例最多,其次為40-49歲(12例),較過去有年輕化趨勢,均未曾接種A肝疫苗。經疫調發現一起本土群聚共4例確診個案,彼此間有家戶、職場共同環境暴露。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我國A肝過往病例一年約是百例左右;今年A肝病例較過去有年輕化和集中於都會區的趨勢,均未曾接種A肝疫苗,去年最多個案最多年齡層為40多歲、前一年60多歲。推測與今年疫情解封、民眾出國旅遊增加影響有關。
羅一鈞分析,因境外移入創8年同期新高,加上鄰近國家中國、日本疫情都有上升狀況,歐洲匈牙利則疫情嚴峻,推測國內疫情是跟國際連動有關,且是由出國旅遊民眾第一波帶進來,因此是以年輕、都會區民眾為主。
疾管署說明, A型肝炎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可藉由食用、飲用受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或經由與感染者親密接觸而感染,潛伏期15至50天,平均28至30天,症狀包括發燒、全身倦怠不適、食慾不振及腹部不舒服等,數天之後發生黃疸。
A型肝炎致死率約0.1~0.3%,但對於老年人或慢性肝病患者,有較高風險併發猛爆性肝炎而導致死亡。研究資料顯示,暴露後14天內接種A型肝炎疫苗,預防感染的成效高達95%以上,為降低接觸者感染風險,疾管署提供符合條件之接觸者於可傳染期最後一次接觸後14天內公費接種1劑A型肝炎疫苗,請A型肝炎確定個案配合衛生單位調查,提供家庭成員、同住者及親密接觸對象,以利及時提供疫苗。
疾管署提醒,為降低A型肝炎傳播風險,請民眾維持良好飲食及個人衛生習慣,避免食用未經澈底煮熟的食物,飲用水應煮沸或使用瓶裝水,聚餐共食時應使用公筷母匙;性行為前後都應使用肥皂和清水澈底清潔雙手,並避免與他人發生口腔與肛門的直接或間接接觸。
此外,接種疫苗為預防A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接種1劑疫苗後,約有95%以上可產生保護性抗體,保護力持續3至5年,按期完成2劑疫苗接種,產生的免疫力可維持20年以上,且A型肝炎疫苗安全性高,可與其他活性減毒或不活化疫苗同時(分開不同部位)接種。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自己的腳痛自己救》阿伯求醫喊「把腳趾剁掉」,足踝名醫揭五陰白骨腳真相
(4 小時前) -
她不孕2年竟是甲狀腺惹禍 醫建議「這樣做」提高著床率
(5 小時前) -
病患快撐不下去「家屬想請乩童」 醫秒同意…目睹超離奇一幕嚇呆
(5 小時前) -
打一針撐半年 長效針劑搶救思覺失調患者
(6 小時前) -
臺東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分中心聯合揭牌 擴大高齡營養照護服務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