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9° / 25° )
氣象
2025-05-19 | 周刊王

口罩孔洞比病毒大「無法攔截」? 蒼藍鴿:是飛沫防線

口罩孔洞比病毒大「無法攔截」? 蒼藍鴿:是飛沫防線
(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近期網路上再次出現傳聞,特別是面對新型流感或變異病毒株的傳播,有些民眾開始質疑口罩的有效性,甚至有人主張「口罩孔洞比病毒大,所以沒用」。對此,網紅醫師蒼藍鴿強調,這樣的說法完全忽略了病毒傳播的實際機制,也可能誤導公眾。

蒼藍鴿在FB發文表示,雖然病毒本身體積極小,但在現實生活中,它們幾乎都是透過附著在飛沫上的方式傳播。無論是咳嗽、打噴嚏還是講話,人體會釋出大量含病毒的飛沫,這些飛沫才是感染的主要媒介。

口罩的功能,正是要攔截這些飛沫,減少飛沫在空氣中飄散或直接進入他人呼吸道的機會。因此,口罩並非單純的「病毒濾網」,而是一道「飛沫防線」,在疫情高峰或高風險場所中扮演關鍵防護角色。

過去疫情肆虐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曾表示,對於有呼吸道症狀者或是醫護人員,配戴口罩仍然非常必要;而對於健康的民眾,則可視情況選擇是否戴口罩。但若遇到人潮密集或空氣流通不佳的環境,建議可配戴口罩以降低被感染的風險,其中棉布口罩便是一種經濟又實用的選擇。

當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表示,根據過去對流感傳播機制的研究,飛沫傳播仍是主要感染途徑,尤其以粒徑大於6微米的飛沫為主,約佔8至9成。這類飛沫在打噴嚏或咳嗽時大量釋出,若被吸入鼻腔、咽喉、支氣管等處,將可能導致感染。即便飛沫粒徑小,在空氣中也容易因蒸散而逐漸失去活性。然而手部若接觸到被飛沫污染的表面,再不慎摸眼、口、鼻,也有可能成為感染途徑。

針對棉布口罩的防護力,資料顯示其對6微米以上的粒子具有超過八成的阻隔效果,因此就算是面對新型流感病毒,也能提供相當程度的保護。

更重要的是,棉布口罩透氣性佳、呼吸阻力小、可清洗重複使用,不僅適合成人,對於學齡兒童也非常合適。建議家長可準備2至3個棉布口罩,讓孩子每日替換使用,強化防疫效果。

相較之下,醫療級口罩如N95與外科口罩雖具更高等級的過濾能力,但其佩戴時對密合度的要求也更高,若無法正確佩戴或出現頻繁調整口罩的行為,反而可能增加手部污染與病毒接觸機會。此外,這類口罩的呼吸阻抗大,長時間配戴會產生不適,對部分族群來說恐造成負擔。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