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8° / 26° )
氣象
2025-05-21 | 周刊王

「台大AI助手」好給力 突破瓶頸!2分鐘揪出早期胰臟癌

「台大AI助手」好給力 突破瓶頸!2分鐘揪出早期胰臟癌
台大醫院與台灣大學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AI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圖/台大醫院提供)

[周刊王CTWANT] 被稱為「癌中之王」的胰臟癌,由於發病初期無明顯症狀、診斷困難且進展快速,致死率極高,成為全球臨床最棘手的癌症之一。台大醫院與台灣大學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合作,開發出AI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幫助醫師發現電腦斷層CT上肉眼難以分辨的早期胰臟癌,若能於腫瘤小於2公分時即時診斷與治療,5年存活率可望由10%大幅提升至80%。

根據預測,胰臟癌將於2030年成為美國第二大癌症死因,在台灣亦已攀升至國人癌症死因第七位。若能於腫瘤小於2公分時即時診斷與治療,存活率可望大幅提升至80%。不過,早期胰臟癌在CT影像中猶如海底撈針,約有40%病灶易被忽略,診斷成功率大幅仰賴醫師經驗與工作負荷,為臨床一大挑戰。

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廖偉智主任表示,胰臟癌早期難發現,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醫師,也可能無法第一時間確認電腦斷層CT影像,若「再追蹤、再觀察」,3個月後腫瘤迅速長大。廖偉智說,臨床上高達85%病患被確診時,已是晚期無法開刀;腫瘤超過2公分的病患開刀,大多數的人術後仍會復發。

為突破此一瓶頸,台大醫院與台灣大學應用數學科學研究所攜手合作,開發出全球首套人工智慧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助胰見(PANCREASaver)」。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主任陳世杰表示,這套系統是利用院內累積的胰臟癌治療經驗、大數據資料,不斷透過AI模型訓練,開發超過5年。

在台大醫院測試準確率93.4%,利用健保署資料庫也達到91.4%準確率,系統已於2024年底正式於台大醫院影像醫學部臨床上線,開放提供自費AI影像分析服務,藉由胰臟及腫瘤自動分割模型只要2分鐘判讀時間,迄今約有20到30位病患使用。

一名67歲女性,因黃疸及搔癢就診,電腦斷層影像顯示總膽管與肝內膽管擴張,未見明顯腫塊,在臺大醫院經AI輔助分析並搭配內視鏡超音波檢查後,成功揪出胰臟頭部隱匿病灶,確認為早期胰臟癌,得以及時治療。

廖偉智提醒,想要及早發現胰臟癌,除了定期檢查之外,有家族史、慢性胰臟炎、胰臟囊腫、基因異常、糖尿病患者等高風險群,更應定期接受CT檢查,再利用的AI胰臟癌輔助診斷系統來分析追蹤,確保早期發現、早期診治,提高5年存活率。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