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年輕人瘋玩「捏捏」!玩具部落客自爆罹癌 過來人:捏完身上長紅點

[周刊王CTWANT] 近年來,一種裝在透明袋子裡的「捏捏」成為大陸年輕人緩解壓力的熱門選擇。不過,一位解壓「捏捏」的玩具部落客日前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透露,自己罹患了癌症,並宣布將暫時停止更新與「捏捏」玩具相關的視頻內容。相關消息引發討論,同時讓大眾對於類似玩具潛在健康風險的擔憂進一步加劇。
綜合陸媒報導,該部落客長期以展示捏捏玩具的揉捏過程為主,部分限量款產品曾被炒至上千元高價,不料他近日自爆罹癌,迅速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和討論。雖然部落客在文案中並未提及具體的患癌原因,但有不少網友在評論區懷疑其患癌原因,可能與長時間接觸「捏捏」有關。
據了解,「捏捏」最早起源於日本,外形多為食物、動物等可愛的造型,其手感和記憶海綿類似,捏時變形,放手後又會慢慢恢復原狀。由於部分「捏捏」採用純手工製作的模式,製作周期長、數量稀缺,因此一些熱門版本的「捏捏」被炒到了數百乃至數千元的高價。
曾購買過「捏捏」的葛先生在受訪時表示,孩子在直播間被玩具可愛的造型吸引,便購買了幾款嘗試,「剛打開包裝就有股刺鼻氣味,我還以為是材質問題加之密封包裝儲存,可能會逐漸消散。」讓葛先生沒想到的是,隨著孩子不斷揉捏,刺鼻氣味愈加濃烈,「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有些噁心、頭暈。」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亦有不少網友反映,收到的「捏捏」玩具玩久了會出現喉嚨痛、爛手指等症狀。不僅如此,還有多位賣家因製作「捏捏」導致身體不適,最後選擇閉店。其中有人透露,「一捏眼睛就會很疼,還流眼淚,身上也有長一些小紅點。」
據悉,「捏捏」的製作材料通常為矽膠和色膏,以及聚氨酯(PU)、熱塑橡膠(TPR、TPV)、聚氯乙烯(PVC)、熱塑性硫化橡膠(TPV)等化學材料。從化學角度來說,許多物質在混合過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揮發物。多家機構經過檢測發現,該玩具普遍存在甲醛和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超標問題。
更需警惕的是,一些低價「捏捏」玩具往往採用工業級PVC、劣質矽膠或再生塑料製作,可能含有過量塑化劑(如鄰苯二甲酸鹽)、甲醛、重金屬(鉛、鎘等)。長期接觸或被兒童啃咬後,有害物質可能通過皮膚接觸或誤食進入人體,影響內分泌系統、肝臟功能,甚至對兒童生長發育造成危害。
對此,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知名消費者行為學專家王麗麗表示,網路上有很多關於該類產品甲醛超標、TVOC含量超標等討論,因為「捏捏」玩具類產品的銷售渠道非常多,國內鮮有非常有名的生產廠家入局,因此相關的監管可能要進一步加強。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返國出現發燒、咳嗽、紅疹要警覺! 專家授「防麻疹3大關鍵」
(5 小時前) -
陸年輕人瘋玩「捏捏」!玩具部落客自爆罹癌 過來人:捏完身上長紅點
(8 小時前) -
運動男腰痛不以為意 一檢竟是「僵直性脊椎炎」險脊椎變形
(8 小時前) -
HPV除了性行為,「這些行為」也可能感染!專家示警 建議這樣做最安全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