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5歲女童泡完溫泉突抽搐!送醫確診感染「食腦蟲」 醫生示警了

[周刊王CTWANT] 大陸1名女童近日在游泳及泡溫泉後出現低燒、抽搐等症狀,甚至陷入昏迷,被送醫搶救。經過檢查,女童被確診化膿性腦膜炎,由於腦部嚴重受損,其體溫和血壓靠藥物維持。據悉,患者感染的是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也被俗稱為「食腦蟲」。醫生提醒,夏季這種寄生蟲比較活躍,應避免接觸不熟悉的水體。
綜合陸媒報導,該名5歲女童住在福建省,最近和家人出遊,期間有游泳及泡溫泉,不料日前突然出現低燒、抽搐等症狀,最後因意識不清,被家人送醫急救。經過檢查,女童被確診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進而引發化膿性腦膜炎,由於腦部嚴重受損,目前體溫和血壓須靠藥物維持。
醫生提醒,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好發於夏季,應避免接觸不熟悉的水體。在可能接觸感染風險的水體時,使用鼻夾防止水進入鼻腔。另外,游泳或者泡溫泉後一旦出現頭痛、發熱、嘔吐、嗜睡等,一定要及時就醫。
我國衛福部疾管署曾說明,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為淡水湖泊、河流中自然生存的單細胞寄生蟲,喜好溫暖環境,能生存於46℃的溫熱環境中,在更高的溫度下也可短暫存活。溫暖的淡水(如湖泊及河川)、溫泉水、工廠排出的溫水、含氯量不足的游泳池、熱水器及土壤中都可發現其蹤跡。人類可能在自然水域活動時,將病原體吸入鼻腔,並沿著嗅覺神經進入腦部而發病,但喝下遭病原體污染的水則不會被感染,也不會透過人與人接觸傳播,人類病例罕見。
疾管署表示,該疾病潛伏期約1至7天,發病後病程進展快速,初期症狀為頭痛、發燒、噁心、嘔吐,之後出現頸部僵硬、抽搐、意識變化、譫妄、昏迷等腦炎症狀,發病後死亡率約99%。
疾管署提醒,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好發於夏季,籲請民眾於戲水或泡溫泉等活動時,應避免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浸泡於水中,於自然水域戲水時,亦應避免攪動底部池水或淤泥;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接觸史。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中年婦女眩暈反覆2年 竟是「1生活習慣」惹禍
(14 分鐘前) -
每天洗頭仍嚴重出油! 醫曝5大元兇:3方法簡單處理
(36 分鐘前) -
壯男天天宵夜必吃「一物」才爽! 一早起床竟險沒命
(37 分鐘前) -
攜手傳遞愛!扶輪社支持仁愛基金會 水中復健帶來自信與笑容
(39 分鐘前) -
有圖解》跑步、馬拉松總是腳踝受傷?專家教「暖身3招」先穩定關鍵肌群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