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百日咳單週病例創7年新高!疾管署曝「2高風險族群」

[周刊王CTWANT] 日本近期百日咳疫情持續升溫,台灣疾管署發布國際疫情警示稱,日本在6月30日至7月6日的1週內新增3578例通報病例,創下自2018年以來單週最高紀錄。其中以東京都277例最多,埼玉縣254例次之。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呼籲,家長應確認赴日旅遊的兒童是否已完成百日咳疫苗接種,返台後若出現久咳不癒症狀,應佩戴口罩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
據《三立新聞網》的報導,日本今年累計通報病例已超過4.3萬例,並出現4例嬰幼兒死亡案例,多地更發現具抗藥性的百日咳菌株,顯示疫情嚴峻。羅一鈞分析,夏季高溫使民眾長時間待在室內,加上暑假人群交流頻繁,可能加劇疫情擴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日本病例中約6成為青少年,專家推測與疫苗保護力隨年齡衰退有關,建議在小學入學前或11至12歲時接種追加劑以增強免疫力。
台灣今年截至7月已累計38例百日咳確診,均為本土病例,且自5月起病例數明顯增加,創近10年同期新高。疾管署指出,6個月以下嬰兒及11至18歲青少年為高風險族群,前者因免疫力未健全,可能引發肺炎、腦炎等嚴重併發症,未接種疫苗的嬰兒死亡率達1至3%;後者雖症狀較輕,卻可能成為傳播給嬰兒的主要途徑。
目前台灣百日咳疫苗接種時程共5劑,分別於嬰兒出生滿2、4、6及18個月施打五合一疫苗,5歲至入小學前再追加一劑。羅一鈞強調,兒童出國前應確保疫苗接種完整,以降低感染風險。此外,疾管署也建議11至18歲青少年可自費接種一劑減量型破傷風、白喉、百日咳混合疫苗,不僅提升自身保護力,也能減少傳播風險,尤其保護家中嬰幼兒。
另據疾管署官網顯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所引起的疾病。百日咳沒有流行季節,1年4季都可能發生,病患多半是5歲以下兒童,好發年齡主要在6個月以下嬰幼兒,其他年齡層病患大多症狀輕微。百日咳為百日咳桿菌侵犯呼吸道引起的急性細菌性疾病,得過百日咳後通常可以獲得較長期之免疫力,但無研究顯示可終生免疫。大部份病患都不會引起併發症,但是營養狀況不良病患、併有許多腸道和呼吸道感染的病患,以及6個月以下嬰幼兒,是併發症與死亡的高危險群。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腸阻塞」常被誤認便秘 可能是大腸癌警訊!醫提醒4大徵兆不可輕忽
(3 小時前) -
外溢保單保戶每天「這樣健走」 國壽健康調查:住院發生率減少25%
(3 小時前) -
暑假過半!近2成北市學童過重 專家教「4原則」守住健康體位
(6 小時前) -
酪梨熱量高卻能減重?專家曝「燃脂關鍵」 酪梨籽意想不到功效曝
(7 小時前) -
不到40歲就出現更年期徵兆?醫揭「4大元凶」 熬夜也中招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