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肥胖機率狂增73%! 專家分享抗肥胖、抗衰老的安心入睡秘訣

[周刊王CTWANT] 提到身材控制,一般人直覺會想到的,就是控制飲食、規律運動,但其實現代人生活中還隱藏著另一項常被忽略的肥胖要素--睡眠。一項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發表的研究指出,相較於每天睡7~9小時的人,只睡5小時的人肥胖機率高出50%。此外,睡眠時間低於4小時的人肥胖的機率更是高達73%!
食安專家楊世煒23日在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發文指出,「睡眠不足」與「肥胖」或者「老化」之間的關係在科學上是明確的。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與每天睡眠7到9小時的人相比,睡眠時間只有5小時的人更容易肥胖,且機率高達50%。而睡眠時間低於4小時的人竟然有73%的機率更容易肥胖。
楊世煒解釋,睡眠不足導致肥胖的原因,在於被稱為「飽食荷爾蒙」的「瘦素」,和「飢餓荷爾蒙」的「飢餓素」的影響。飢餓素是一種肥胖荷爾蒙,在感受到飢餓時分泌以促進食慾。一方面,瘦素則是瘦身荷爾蒙,當血糖升高時分泌,有助於抑制食慾。當睡眠充足時,瘦素的分泌會得到促進,反之,睡眠不足時則會促進飢餓素的分泌。
楊世煒表示,當人過50歲後,睡眠品質相較年輕時會明顯降低,無法入睡的日子也會增多,這與年齡增長導致促進睡眠的「褪黑激素」分泌量下降有關。
因此為了改善睡眠品質,他建議民眾應盡量在每天相同時間起床,並於同一時間入睡。此外,早上起床後曬一下太陽,以利生物鐘的設置,睡前2小時洗澡,以及在晚上盡可能避免照明、電腦螢幕和手機等藍光都是有效的方法。
楊世煒還指出,想要睡得好,促進被稱為「睡眠荷爾蒙」的褪黑激素分泌也很重要,而這可以透過飲食來改善。褪黑激素來自於體內必需胺基酸之一的色胺酸,當色胺酸進入體內後,首先會變成被稱為「幸福荷爾蒙」的血清素,再在晚上轉換為褪黑激素在腦內分泌,因而幫助我們產生睡意。
然而,從色胺酸進入體內到被轉換為褪黑激素分泌,過程大約需要14到16小時。因此每天大約在晚上10點入睡的人,可以在早餐時攝取含有豐富色胺酸的食物(如香蕉、牛奶、納豆等食物),這樣褪黑激素就更容易分泌。
此外,褪黑激素被認為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其力量遠超過維他命C和維他命E。若在睡眠期間有足夠的褪黑激素分泌,還能促進細胞修復等。因此為了防止衰老,早餐攝取充足的色胺酸可說是維持美容與健康不可或缺的習慣。
最後,楊世煒也提到,大約在40歲後半,入睡困難的人會增加。這時要讓自己保有充足的睡眠,除了讓房間保持黑暗、維持適當的溫度外,入睡的「姿勢」也有很大的影響。他推薦以右側臥姿勢入眠,試著稍微彎曲膝蓋、並可嘗試使用抱枕。這個姿勢被認為是「胎兒姿勢」,姿勢穩定,心情也容易平靜入眠。在側臥時,呼吸道更容易暢通,因此呼吸更順暢不易打鼾。而右側朝下的姿勢也正好符合胃的曲線,對內臟的負擔更小。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嘉縣衛生局榮獲藥政四大獎項
(3 小時前) -
男生也打HPV疫苗?!嘉市邀醫師解密關鍵
(3 小時前) -
口臭元凶竟是「扁桃腺結石」!可以自己清理?治療、預防方式一次看
(4 小時前) -
不只酒駕!藥師示警「藥駕」同樣危險 9類藥物要小心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