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6 | 周刊王

北部男嬰出生第7天出現腸病毒相關症狀,次日不幸死亡。(示意圖/翻攝自photoAC)
腸病毒增1死!北部男嬰出生7天染敗血症 隔天死亡

[周刊王CTWANT] 近來台灣腸病毒疫情反覆,更出現不少死亡案例。疾病管制署今(16日)公布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是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7天出現低體溫,緊急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收治加護病房治療,但症狀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經通報檢驗後確認為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腸病毒門急診就診人次呈緩升趨勢,上周(9月7日至9月13日)門急診就診計8313人次,較前一周7786人次上升6.8%,且近4周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伊科病毒11型及克沙奇A6型。
近期伊科病毒11型持續於社區活動,且新增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病例,評估新生兒重症發生風險持續。據了解,今年累計16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8例死亡),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3例,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其中7例死亡,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疾管署提醒,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可能會出現發燒或低體溫、活力不佳、喝奶量變少等情形,且病程發展快速,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為心肌炎、肝炎、腦炎、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嚴重可能威脅生命,一旦有相關症狀,務必儘快就醫。
此外,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請留意嬰幼童健康狀況,如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台灣20%肝癌與脂肪肝有關! 醫點名「這1類人」是高危險群
(36 分鐘前) -
飯前喝水有助減肥!這類飲料有類似效果 1種湯可「代謝多餘鈉」
(1 小時前) -
眼睛茫霧看不清恐是視網膜剝離 醫警告:錯失黃金治療期恐失明
(2 小時前) -
台灣邁向超高齡社會 黃斑部病變成熟齡族常見 醫界呼籲重視視力保健
(2 小時前) -
沒在拋媚眼!女患者「狂眨右眼」擾社交和事業 ICU醫揭她困境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