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誤判流感!美國6歲童患罕病險喪命 母靠Google救回孩子

[周刊王CTWANT] 美國德州一名6歲男童原本因頭暈與頭痛送醫,卻被誤診為流感,結果不到一天,他便陷入無法走路、說話,甚至無法自主呼吸的險境,最後失去意識,確診為罕病「海綿狀血管瘤」。她的母親在絕望下在Google搜尋資料,意外找到專治此症的醫師,最終挽回孩子的性命。
綜合《紐約郵報》、《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男童威頓(Witten Daniel)今年4月因頭暈與頭痛就醫,初經初步診斷為流感,卻在入院不到24小時病情急速惡化,開始無法行走、說話、自主呼吸,最後甚至失去意識,醫師雖緊急插管維持呼吸,但仍查不出病因,後來才發現是他腦部出現罕見的「海綿狀血管瘤(Cavernous Malformation)」因腫瘤破裂出血,才導致抽搐、中風接連發生。
醫師甚至一度警告威頓的母親凱西(Casey Daniel),她的兒子就算存活,也可能終身臥床並依賴呼吸器與胃管。凱西回憶,自己當時「看到孩子變成那樣,真的沒有言語能形容」。但她不放棄,透過Google搜尋資料,找到休士頓德州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神經外科醫師莫柯斯(Jacques Morcos)的文章,立刻發送郵件向對方求救,並很快獲得對方回覆,對方要求她將威頓緊急轉院。
所幸威頓經莫柯斯與小兒神經外科醫師沙阿(Manish Shah)的4小時手術後奇蹟般甦醒,不僅能自行呼吸,還能再度說話。6周後,他順利回到拉巴克(Lubbock)的家中,並迎來7歲生日。
「我想感謝莫柯斯醫師和沙阿醫師,讓我能再見到我的朋友。」威頓在受訪時形容,他的康復過程「很美好」。如今他已經重返校園就讀小學二年級,甚至準備再次站上棒球場,事實上,在確診海綿狀血管瘤前,他還被評為少年棒球聯盟球隊的MVP。
專家指出,約每500人就有1人帶有海綿狀血管畸形,但大多數患者沒有症狀,常見於20至40歲才發病,症狀包括癲癇、出血,或頭痛、視力模糊或言語障礙等神經系統問題,約20%病例與遺傳有關。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開學「容貌焦慮」7成全怪青春痘! 逾30歲也有4成人難逃
(51 分鐘前) -
手術室冷氣絕對不能關?前刀房護理師揭「關鍵原因」2種情況才能關
(52 分鐘前) -
滷豬腳膠質滿滿,這樣煮Q軟好入口
(1 小時前) -
醫揭「陰道撕裂傷」5大原因!運動也中招 出現這些情況要立刻就醫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