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 周刊王

人夫吃「1碗麻醬麵」竟全身發黃送醫。(示意圖/翻攝Pexels)
人夫下廚「自製麻醬麵」吃完全身發黃送醫 爆急性肝衰竭險喪命

[周刊王CTWANT] 過期醬料恐釀致命危機!腎臟科名醫江守山近日在節目中分享真實案例,一名40多歲男子因誤食冰箱中存放許久的麻醬,竟引發急性肝衰竭,出現嚴重黃疸與低血糖,差點喪命。醫生提醒,民眾家中常見的麻醬、醬油、辣椒醬等調味品若存放過久,恐成為健康隱憂。
江守山在《健康好生活》節目中表示,該名男子是B型肝炎帶原者,長期追蹤狀況穩定,有天因太太不在家,自己下廚煮麵時,從冰箱翻出一罐過期麻醬,隨手調製成麻醬麵,沒想到吃完不久便出現嚴重黃疸與低血糖,緊急送醫檢查發現已有肝衰竭跡象。
醫療團隊當時一度評估需動用洗肝機,幸好治療及時,最終僅透過保守治療,男子的肝臟功能逐步恢復,撿回一命。經進一步追查,醫師認為罪魁禍首正是過期麻醬。江守山解釋,麻醬的主要成分為芝麻,極易受到黃麴毒素汙染,加上冰箱若未妥善冷藏或長時間未食用,便可能滋生黴菌與其他毒素,導致肝臟受損。
江守山提醒,台灣氣候炎熱潮濕,許多人家中的醬料往往「開封之後用不完」,加上部分冰箱門常未關緊,放置三、四小時就可能使醬料變質、發霉。他強調,即使醬料仍在保存期限內,若出現異味或發霉長毛,也應立即丟棄,切勿心存僥倖。
醫師進一步指出,醬料雖能增添風味,但本身潛藏風險,像是鹽分過高會影響健康,鹽分不足則需要添加防腐劑,消費者應特別留意使用方式。江守山呼籲民眾,醬料一旦開封,應在短時間內食用完畢,避免久放,才能真正守護健康。
延伸閱讀
最新健康新聞
-
-
南投縣口腔癌、食道癌男性排名靠前 養成好習慣避免癌上身!
(3 小時前) -
失智不只老人!醫:中壯年表達困難、行為改變當心是年輕型失智症
(3 小時前) -
七旬翁腦中風吞嚥困難仰賴鼻胃管,奇美醫院AI輔助重拾生活品質
(4 小時前) -
頸部腫塊、吞嚥困難⋯4警訊恐是甲狀腺癌!醫警告:好發「中年女性」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