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3° )
氣象
2025-10-25 | 周刊王

成本壓力衝擊!拜耳三藥停進口台灣 醫界憂短期換藥潮

成本壓力衝擊!拜耳三藥停進口台灣 醫界憂短期換藥潮
德國拜耳三款藥物宣布停止進口台灣。(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德國藥廠拜耳(Bayer)宣布暫停輸入多款在台上市逾百年的經典藥物,引發民眾憂心。最初消息由藥師林士峰在臉書揭露,指「拜耳阿斯匹靈腸溶膜衣錠100毫克」以及糖尿病用藥「醣祿錠50毫克、100毫克」將全面停止進口,主因海外生產與運輸成本飆升、已不敷營運;因國內庫存有限,拜耳同步啟動數量管制。對此,健保署強調國內已納入多項同成分學名藥,民眾不致因此斷藥。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健保署表示,為確保供應穩定,已陸續修正「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與「藥品價格調整作業辦法」,擴大多元核價制度,並在113年調升超過200項藥品支付價格。以阿斯匹靈為例,國內市占率約3.5%,學名藥共有33項,醫學中心僅4家仍採用原廠藥。

至於「醣祿錠」(Glucobay)50毫克與100毫克市場占比分別為10.8%與15.7%,相應學名藥則有23項與5項。健保署並指出,行政院已在「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中編列200億元挹注健保基金,用於強化藥品供應韌性與吸收成本衝擊,臨床用藥不會中斷。

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截至2025年9月底,已有47項藥品向主管機關申請退出台灣市場,未來數量恐續增。拜耳證實此次三款藥品停進肇因「成本壓力」,並非健保砍價。

衛福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審及藥材組組長黃育文也表示,健保藥價維持穩定,外界流傳「給付過低導致退市」並不符合事實。業界人士提醒,阿斯匹靈與醣祿錠屬長期穩定用藥,若短期內原廠停進,部分醫院與診所恐需加速轉換學名藥品牌與庫存配置,民眾就醫時應依醫囑調整,不宜自行停藥或亂換藥。

報導中提到,阿斯匹靈問世逾120年,被視為經典「救命藥」,具有止痛、退燒、抗發炎與預防血栓等作用。臨床上常見於解熱鎮痛、心肌梗塞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之預防,也有研究指出具防癌潛力;其藥理機轉主要是抑制前列腺素生成,以達止痛與抗發炎,並抑制血小板凝集。

拜耳此次暫停輸入的另一款藥「醣祿錠」則為糖尿病治療用藥;公司於10月初通告稱,全球製造與物流成本增加,導致部分藥品供應受影響,台灣市場難以倖免。

除了拜耳系列藥外,市場也傳出化痰藥「氣舒痰」(Bisolvon)因售價偏低、成本不符將退出台灣的消息。藥界人士坦言,近年在低藥價與高成本的夾擊下,部分跨國藥廠逐步調整在台布局。台灣藥師公會體系呼籲政府建立更具彈性的藥價調整機制,以維持合理利基,避免影響長期用藥可近性與供應穩定。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