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醫:施打疫苗防重症最佳策略 這些族群易感染
知名藝人大S在日本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的消息震驚社會,再次引發對流感疫苗重要性的關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均醫師強調,施打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尤其在流感季節來臨之際,疫苗接種更顯得至關重要。
▲ 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醫:施打疫苗防重症最佳策略。(示意圖/ENews記者AI繪製)
陳信均醫師指出,流感的整體致死率約為千分之一,但對於高危險群如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免疫不全的患者,併發重症的風險更高。年輕族群的重症機率雖較低,約為百分之一,但一旦併發重症,致死率可驟升至百分之二十。因此,預防重症的最佳策略仍是接種疫苗。
身兼內科加護病房主任的陳信均醫師以多年治療重症病人的經驗分享,預防流感最重要的還是施打疫苗。過去七、八年,台灣曾經歷一波流感大流行,當時加護病房人滿為患,甚至葉克膜供不應求。隨著疫苗施打率的提高,流感重症率顯著降低。對於對疫苗較敏感或曾出現併發症的民眾,陳醫師建議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並強調戴口罩和勤洗手的重要性。
針對部分人認為可以依賴群體免疫而不接種疫苗的想法,陳信均醫師表示這是一種僥倖心理。流感傳播速度快,若要達到群體免疫效果,需有九成以上的人接種疫苗。因此,接種流感疫苗是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行為,健康族群接種疫苗能保護無法接種的群體,這是利人利己的行動。
陳信均醫師也解釋,為何有些人接種流感疫苗後仍會感染流感。流感疫苗主要針對A型及B型流感,但季節性流感還包括腺病毒等其他病毒。因此,疫苗主要預防可能變成重症的A型及B型流感,而非所有季節性流感。此外,疫苗接種後是否能產生足夠抗體,仍取決於個人體質,特別是高危險群可能無法產生足夠抗體,但接種疫苗後,即使感染流感,症狀通常較輕。
最後,陳信均醫師提醒,流感高危險族群如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及孕婦,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洗腎、肝病等患者,若出現流感症狀,應及早就醫。青壯年人若出現咳嗽、發燒等流感常見症狀,尤其是出現喘的情況,應視為警訊,表示肺部症狀已達一定程度,需立即就醫以防病情惡化。
更多eNews報導
年前遇死劫!桃園28歲男「高速逆向超車」 女騎士遭撞飛搶救不治
嘉南6.4強震!玉井大廈「連夜救出30戶」 楠西區十多戶受災、3人送醫
最新健康新聞
-
-
免費無痛大腸鏡檢查 南投縣民享好康!
(59 分鐘前) -
大S猝逝/「日本流感」衝陸微博熱搜 專家籲:別錯過「黃金48小時」自救期
(3 小時前) -
維護民眾健康 投縣今年起免費提供無痛大腸鏡檢補助
(3 小時前) -
響應世界癌症日 台癌提出癌症照護六大重點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