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成功、全台關注!北醫啟用阿茲海默症抗體療法抗失智
面對高齡化社會來勢洶洶,失智症已成為台灣亟需面對的重大公共衛生挑戰。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失智人口已突破35萬人,其中七成為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為因應此趨勢,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北醫附醫)日前率先導入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療法,並於本週完成首例病人治療,為北市大型醫院首度成功施作此療法,開啟早期診斷與介入的新篇章。
▲北醫搶先導入單株抗體療法,首位病人已完成治療。(示意圖/shutterstock)
早期介入新契機 首位病人成功完成治療
北醫附醫院長施俊明指出,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的診療與照護成為醫界的重要課題。此次導入的單株抗體藥物,由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最新核可,專為阿茲海默症早期病人設計,透過清除腦中累積的類澱粉蛋白斑塊,有望延緩神經退化、維持病人生活自理能力。首位病人已於本院完成施打,現正進行後續追蹤評估。
一站式診療流程 病患不需多頭奔波
神經內科李薰華主任指出,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治療非所有病人皆適用,需經完整的神經影像、基因檢測與正子攝影等評估,確認是否有明顯的類澱粉蛋白累積,並排除基因變異所導致的潛在風險,例如APOE4基因型與腦出血風險關聯。該療法引進後,病人不需再遠赴日本等國治療,省下可觀時間與費用,也能在台灣本地完成全程療程。
北醫附醫同步建置跨科別整合的一站式診療流程,由神經內科、影像醫學部、核子醫學科與藥劑部協同合作,從初評、基因檢查、核磁共振、類澱粉蛋白正子攝影到施打與追蹤,皆可在院內一次完成,大幅提升就醫便利性,也讓病患得以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北醫附醫積極引進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療法,本週率北市大型醫院之先,完成阿茲海默症單株抗體藥物治療。(圖/北醫附醫提供)
「失智不等於失望」新療法帶來新希望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院長暨北醫附醫神經內科胡朝榮醫師強調:「失智不等於失望,新世代的療法讓醫療團隊能在疾病初期即介入,病患與家屬也能有更多選擇與希望。」此次單株抗體療法的導入,不僅是台灣醫療系統的一大進展,也代表著未來失智症治療將朝向更積極、預防性的方向邁進。
更多eNews報導
快訊/台中某大學驚傳墜樓!男自行入校墜落 搶救後傷重宣告不治
26歲百萬網紅驚傳車禍!遭甩飛車外慘亡 「死亡預告成真」網嚇壞
最新健康新聞
-
-
醫院人力荒!林口長庚祭出「月薪65萬」招病理科主治醫 待遇3大優勢引起討論
(5 小時前) -
高血壓族必學! 「一分鐘降血壓操」改善血液循環
(8 小時前) -
影/超高齡社會來臨 彰基陪伴銀髮族活出生命熱情
(9 小時前) -
男性精液品質越好,壽命越長?醫分享:4大關鍵守護男性精子與壽命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