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爆發!廣東一週增3千例 台大醫揭「台灣無疫苗」恐爆社區感染
中國廣東省屈公病(Chikungunya)疫情持續擴大,近一週暴增近3千例,累計病例已突破6,900例,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已對廣東地區發布二級旅遊警示,台灣疾管署也表示,將於今(5)日召開例行記者會,公布是否調整國人前往當地的旅遊疫情建議等級。
▲廣東3千例、台灣已16例,屈公病拉警報。(示意圖/ENews記者AI繪製)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8月4日,台灣今年已通報16例屈公病確診個案,雖皆為境外移入(13例來自印尼、2例菲律賓、1例斯里蘭卡),但為近6年來同期最高,引發境內防疫警覺。
台大醫:台灣無疫苗、也未規劃引進
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台大醫學院兒科特聘教授黃立民表示,目前台灣尚無屈公病疫苗可用,也未規劃引進。雖然國際間已有疫苗問世,但過去在中南美洲曾發生嚴重副作用案例,考量安全性及適用性,台灣未將其列為防疫選項,仍以加強防蚊與監控境外移入為主。
黃立民也指出,屈公病的關節痛症狀可能持續數週至數月,甚至更久,年長者與免疫力較弱者感染後風險更高。他呼籲,民眾若自疫區返台後出現發燒、關節痛等症狀,應主動通報並就醫,避免社區傳播。
▲屈公病全球爆25萬例,WHO緊急呼籲各國防疫。(圖/疾管署提供)
全球疫情升溫 台灣恐成潛在熱點
疾管署指出,屈公病與登革熱同為病媒蚊傳播,感染後症狀包含發燒、關節疼痛、頭痛、噁心、皮疹等,部分患者關節痛可能嚴重影響行動能力。雖目前台灣尚無本土個案,但由於氣候溫暖潮濕,適合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生長,一旦境外移入病毒未能及時控制,仍有本土爆發風險。
今年全球屈公病疫情升溫,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於7月22日發出緊急呼籲,截至目前全球病例已逾25萬例,印度、印尼、美洲多國皆為重災區,歐洲亦出現本土病例。
疾管署籲落實防蚊 旅客注意自我防護
疾管署提醒,前往東南亞或中國南部等流行地區的旅客應穿著淺色長袖衣物、使用含DEET、Picaridin等有效成分的防蚊液。入境時若有症狀應主動通報,返國後若出現發燒、肌肉或關節疼痛等疑似症狀,也應盡速就醫並告知旅遊史。
更多eNews報導
土城惡男當街殘殺妻子、小姨子!死者身份曝光 李進良悲痛:幫到底
26歲百萬網紅驚傳車禍!遭甩飛車外慘亡 「死亡預告成真」網嚇壞
最新健康新聞
-
-
當心穿到毒襪子!醫點名這4款千萬別買 恐藏一類致癌物
(8 小時前) -
「好像」掛嘴邊?小心悄悄偷走你的自信與信任感! 專家揭語言陷阱
(10 小時前) -
面對代謝症候群五大風險 楊文科邀請民眾響應89量腰日
(10 小時前) -
老翁妄想「媳婦偷錢」 一檢查竟是「失智症併發精神行為」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