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公開「3大養生秘訣」不僅提高免疫力,還能延年益壽! 乾洗臉、彈耳朵入列
現代人講求保健養生,中醫養生歷史悠久,也常有民眾尋中醫讓身體更健康。在古籍《黃帝內經》中,就提到很多養生方法。那麼中醫養生方法都有哪些妙方,既可以幫助大家身體健康還能延年益壽?
養生方式多元 持之以恆最重要
義守大學暨義大醫院中醫部講座教授陳旺全說明,中醫養生方式多元,以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分別為飲食、穴位及外部按壓。民眾可透過這幾種方式來保健身體,最重要的是必須持之以恆,才能達到養生功效。
三種養生法 飲食、穴位及外部按摩
陳旺全進一步說明三種類型的養生方式,民眾可嘗試來提高免疫力及塑造健康體魄。
1.四季養生法:
◎春季:易感冒,偏向食用溫性當令水果,如橘子、柳丁、蘋果。
◎夏季:避免中暑,以涼補為主,多吃綠豆、竹筍、絲瓜、胡瓜等。
◎秋季:溫補為佳,秋葵、玉米、山藥、香菇等都有幫助。
◎冬季:熱補為主,冬季蔬果外,偶爾吃些薑母鴨、麻油雞。
2.穴位養生法:
◎常按曲池穴、合谷穴,提高抗病力,消除疲勞感,誘生干擾素抑制病毒。
◎常按足三里穴,刺激腦部產生腦內啡,緩解情緒與疼痛。
◎常按三陰交穴(脾、腎、肝三經交會點),男性可神清氣爽,女性能消除婦科相關疾病。
3.八優養生法:
◎常梳髮:以指腹按摩頭皮。
◎常擦臉:雙手互搓36下後「乾洗臉」,先往外、再往內,各36下。
◎常運目:閉眼進行,眼球向右、向左,向上、向下,各做7下,然後先逆時針再順時針轉圈,各轉動7圈。
◎常彈耳:上下或前後方向,以手指彈耳。
◎常搓鼻:在鼻翼兩旁用手指一上一下搓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過敏。
◎常扣齒:扣齒36下,停頓,再扣36下,連續7次。
◎常撫穴:按摩及撫摸關元穴(肚臍),先逆時針、再順時針,各36下,使任脈通暢。
◎常摩足:前後摩擦足底湧泉穴49下。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日常做「3個小習慣」增強記憶力、消除不舒,還有助長壽! 梳頭就是其中之一
·不只能延長壽命! 研究:「這3種茶」每天喝4杯助降低17%罹第2型糖尿病風險
最新健康新聞
-
-
風華醫療集團拓點桃園 公益回饋在地開展新里程
(14 小時前) -
研究:「1運動」改善憂鬱症效果與服藥一致! 體重、血壓和心臟功能也跟著變好
(14 小時前) -
臭蟲台灣旅館現蹤!專家籲「入住先檢查2處」防範 行李不要直接在地上打開
(14 小時前) -
不一定是感冒!小孩高燒不退「3大原因」曝 醫急籲:出現6跡象快送急診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