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團來襲,坐骨神經痛也「氣」起來?醫師揭天氣變化與疼痛加劇關聯!
四月本應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但今年入春以來冷氣團接連報到,甚至一度達到寒流等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高瑛表示,最近門診中出現不少坐骨神經痛明顯加劇的患者,而這些不適,和天氣變化有著密切關係。
坐骨神經痛是常見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常見原因包括椎間盤突出、骨刺壓迫、外傷等。但很多患者發現,每當天氣變冷或濕氣重,症狀就特別明顯。這不是錯覺,確實有科學依據。
高瑛指出,氣溫驟降會讓肌肉收縮、僵硬,進一步壓迫原本就敏感的神經。若此時又從事搬重物、打掃等動作,可能會讓背部壓力倍增,加重疼痛。反之,天氣轉暖時,血液循環變好、肌肉放鬆,疼痛反而有機會減輕。
此外,研究顯示,低氣壓與高濕度可能導致組織微幅膨脹,進一步壓迫神經周圍空間,對已有壓迫的患者而言,就可能引發明顯不適。
天氣對心理狀態也有影響。高瑛提醒,寒冷常伴隨情緒低落或憂鬱,而負面情緒本身就會強化疼痛感知,因此心理狀況也是緩解疼痛的重要一環。
為了幫助患者減少天氣變化帶來的不適,高醫師提供以下實用建議:
1. 保暖要做足
下背部與腿部是關鍵部位,可穿保暖衣物,使用暖敷墊或加熱椅墊減少冷刺激。
2. 保持溫和運動
建議從事輕度運動與伸展,促進血液循環,同時保持身體活動、避免久坐不動與劇烈動作。
3. 調節心理壓力
透過冥想、深呼吸、正念練習等方式穩定情緒,也能間接減輕疼痛。
4. 適時尋求專業協助
若疼痛難以忍受,應及時就醫,配合藥物或物理治療,控制病情。
研究也顯示,有些慢性疼痛患者搬到氣候乾燥、氣壓高的地區後症狀有所改善,雖科學證據尚未完全確立,但顯示天氣與疼痛之間的確存在關聯。不過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最重要的仍是與醫師密切合作,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與生活調整方式。
(記者 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苦盡柑來遇見你》寫實上演,53歲主婦腰痛竟是多發性骨髓瘤,1方法重燃希望
.常駝背「恐引來4種病」!坐骨神經痛爆了 骨科醫直指:就是你啊
最新健康新聞
-
-
跌坐後屁股一坐就痛,小心「坐骨結節」受傷!復健科醫揭5大解方
(24 分鐘前) -
七旬女肺部反覆罹癌 「微創消融手術」消弭開刀難題成功保肺
(24 分鐘前) -
東亞首例!最新心導管術結合3D列印與覆膜支架,成功治療先天性心臟病
(39 分鐘前) -
NGS檢測給付快一年 健保最新數字「肺、攝護腺、卵巢」三癌最多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