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骨折死亡率超越乳癌!比大骨湯還棒的補鈣蔬菜鍋這樣吃
【早安健康/洪辰竺報導】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隨著年紀增長,骨質密度會跟著快速流失,根據國民健康局的資料顯示,女性在中年後,骨質密度每年約減少0.5-3.5%,且停經後5年內,將流失25%的骨本,因此如何正確補鈣,是每個人必知的重要觀念。對於補鈣,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在健康節目《聚焦2.0》中推出私房補鈣火鍋湯底,讓不管吃葷或吃素的人,都可以藉由吃火鍋有效補充鈣質!
骨鬆導致髖關節骨折一年內死亡率已超越乳癌、子宮頸癌
根據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的衛教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預估至2050年,光是在亞洲地區,因為骨質疏鬆症而導致髖關節骨折的人數,將高達325萬人。據統計,台灣地區骨鬆所引發的髖關節骨折,一年發生率約超過1600人,且發生後第一年的死亡率更高達15%,比率甚至比女性癌症前兩大死因—乳癌(11.32%),以及子宮頸癌(8.56%)還高,嚴重程度不容小覷。(編輯推薦:骨鬆骨折死亡率竟高於乳癌第4期!骨質疏鬆如何預防?-劉博仁醫師-健康連線)
根據國泰綜合醫院的衛教資料顯示,要保健骨骼,攝取足量鈣和維生素D3是根本之道。經由多項研究證實,飲食中較低的攝取含鈣量,會增高髖部骨折的風險。年老婦女或男性補充足量鈣劑和維生素D3,可以幫助降低髖部骨折或其他非脊椎骨折的發生率。
補鈣不只牛奶、起司!營養師劉怡里提供私房補鈣火鍋湯底
說到補鈣,首先會讓人想到牛奶、起司等富含鈣質的食物;不過,有許多人不能喝牛奶,吃素的人也無法從此類動物性來源攝取鈣質,營養師劉怡里推出富含鈣質的火鍋湯底,即使是吃素的人,也可以把動物性補鈣的來源,替換成富含鈣質的蔬菜!
營養師劉怡里特別提醒,許多人會有使用大骨湯可以補鈣的迷思,事實上,大骨湯中可能有重金屬累積,且經過實測,約10碗大骨湯的鈣含量,才與一杯牛奶相當,因此不建議以骨頭做湯底。
補鈣免喝大骨湯!下一頁看看營養師用這些食材,高湯超鮮甜還助補鈣補骨
劉怡里營養師建議以白蘿蔔、洋蔥、番茄及1/4顆蘋果做湯底,帶出蔬果的甜味,再用丁香魚乾或小魚乾作為補鈣的食材,熬煮40分鐘後,再加入柴魚。
至於火鍋料的部分,比起紅肉,營養師建議,可以盡量選擇魚、雞、海鮮等白肉等低脂高蛋白的食材,相對較好;另外,由於製作傳統豆腐時,當中的凝固劑含有鈣質,因此建議挑選傳統豆腐;相較之下,嫩豆腐所含的鈣質相當低。此外,還要注意由於加工食品的含鈉量通常較高,過多的鈉會影響人體對鈣質的吸收,因此建議盡量少放。
吃素者可在火鍋中放入青江菜、綠花椰菜等富含鈣質蔬菜補鈣
至於不能吃動物性食品的族群,營養師建議可以用植物性補鈣法,像是放入青江菜、綠花椰菜等含鈣量高的蔬菜,來幫助素食主義者,或對動物性來源的食物敏感者補充鈣質。
根據美國骨質疏鬆基金會(NOF),50歲以上成人每日至少攝取飲食鈣量為1200毫克(包括鈣補充劑),以及維生素D3 (800-1000IU),不過當每日攝取鈣量超過1200-1500毫克時,對身體無益,反而會增加腎結石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參考資料: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衛教資料:骨質疏鬆症的流行病學
國泰綜合醫院衛教資料:隱形的殺手 骨質疏鬆症
聚焦2.0:護膝火鍋煮起來!湯頭食材都補鈣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預防骨質疏鬆靠游泳不夠!真正提高骨密度運動要有3大特質
每天喝牛奶怎麼還骨質疏鬆?3個正確觀念,不讓補鈣做白工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s://www.edh.tw/article/29699
最新健康新聞
-
-
確診無法1人1室怎辦?感染科醫師授「居隔4原則」
(3 小時前) -
馬蹄腎惱人的泌尿道結石 安南醫院泌尿科量身打造治癒
(4 小時前) -
南科邀產學醫交流 聚焦醫療科別解決臨床需求
(4 小時前) -
肉粽吃多成「肉重」營養師:三大「粽」點對飲食均衡Say YES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