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19° / 19° )
氣象
2023-09-29 | 早安健康

爽吃披薩、飯麵、甜點!醫師實測「多1動作」血糖幾乎無波動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用餐時食物的進食順序不同,對血糖的影響也不同。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享用吃到飽時,透過連續血糖監測機(CGM)測量血糖數據。他分享,只要先吃蔬菜,纖維就能緩衝血糖上升,即便他後續吃了披薩、義大利麵、燉飯等澱粉鹹食,又吃了巧克力甜筒冰淇淋,血糖也未大幅波動。

爽吃披薩、燉飯、冰淇淋!醫實測:「先吃菜」血糖幾乎無波動

李思賢醫師於臉書專頁PO吃到飽美食照片,並透露進食順序與心得。他先吃了2大盤生菜沙拉,第3盤才享受澱粉,吃了披薩、義大利麵、燉飯、烤飯糰、蘿蔔糕、拔絲地瓜、炸地瓜、芋泥壽司、酥皮濃湯。鹹食結束後,還與妻子一同分享一大盤蛋糕、生巧克力等甜點,最後用巧克力甜筒冰淇淋結束這一餐。

李思賢醫師分享,自己的血糖數值最開始是92mg/dL,3個半小時後血糖到達波峰(最高點)也僅110 mg/dL,整個用餐過程幾乎一路沒有波動,「纖維對於血糖有卓越的緩衝效果」。

先攝取膳食纖維,減緩人體吸收醣類的速度

李思賢醫師表示,吃這餐吃到飽自己幾乎沒有血糖高峰、沒有血糖升幅,原理其實並不複雜。相較於一開始吃義大利麵等醣類,若能先攝取膳食纖維,醣類就不會直接快速被人體吸收,血糖的上升也就較緩和。

這原理其實一點都不複雜,因為相較於一開始直接丟糖類給身體,先給身體一些纖維(蛋白質、脂肪也有效果),糖類就不會直接被人體快速吸收,而是排隊進入腸道循環中,影響血糖的上升也就比較緩和」

他認為,這並非代表民眾可以大量吃精緻加工食品與甜點,而是這代表人們不必放棄生活中所有的美食,只要懂得怎麼吃,即便只是少許改變,也能讓人變得更健康。


不僅先吃菜,先吃肉也能有效穩血糖?

先吃菜是許多專家的控血糖秘訣,不過除先吃肉也有效嗎?可以肉、菜配飯一起吃嗎?想更嚴格控糖,用餐時還要注意哪些事呢?新陳代謝科醫師洪建德曾受《早安健康》專訪指出,先吃菜雖也能穩血糖,但他認為「先吃肉」更有效。在長達30年的臨床工作中,自己最推薦「肉→菜→飯」的進食順序。

綜合洪建德醫師與營養師陳宜萍的資料,先吃肉(蛋白質)之後,約15分鐘後胺基酸就會經由腸道吸收進入血液,讓身體開始促進腸泌素分泌,該物質能刺激胰島素分泌、抑制升糖素,並延長胃的消化時間。再加上肉類升糖效果低,在消化過程中便不會讓血糖衝太快,有助降低飯後血糖、維持血糖穩定。

控血糖仍想邊吃肉、菜邊配飯怎麼辦?花椰菜飯、糙米、留意飯量是控制重點

針對想肉與飯一起吃,一邊吃肉配飯、吃菜配飯的民眾,營養師李婉萍則曾於臉書專頁建議,可以第一口仍先吃肉、菜,之後再用肉配菜邊配飯,將醣類擺在最後吃,才有助延緩醣類被身體吸收的速度。

此外,《早安健康》營養師林宸安則建議,可將白飯換成醣類較少的花椰菜飯,或將高GI(升糖指數)的白飯,換成低GI的糙米,同時也須留意上述澱粉攝取量,較不易影響血糖。若選擇吃白飯,則應注意整體飯量需與蔬菜量一致,不僅較有飽足感,也能透過蔬菜膳食纖維延長消化吸收的速度。

若要謹慎控血糖,除了吃飯順序外,用餐的時間和仔細咀嚼都是值得注意的細節。中醫師鄭世研(정세연,音譯)建議,吃飯時間至少超過20分鐘,若每一口都能嚼超過30下,更能幫助控血糖。

韓國知名糖尿病醫師申東珍則曾於《戰勝糖尿病的醫師教你正確挑選食物》說明,人的唾液中含有一種稱為澱粉酶(amylase)的消化酵素,他能消化碳水化合物。若能儘可能地讓食物在口中留久一些,慢慢咀嚼,就能減少胰臟工作量,有助調節血糖。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這時段運動降血糖效果高50%!美研究:10分鐘以上快走、慢跑就有效

  • 吃素20年醫師出現血糖危機!2地雷大增糖尿病風險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 https://www.edh.tw/article/34722

爽吃披薩、飯麵、甜點!醫師實測「多1動作」血糖幾乎無波動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