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吃水煮餐…他皮膚潰爛20年!吃1食物神奇好轉、4重點更可抗發炎
【早安健康/蔡經謙報導】油脂雖總帶給民眾肥胖、增加膽固醇等不好的印象,但仍是身體不可少的營養素。家醫科醫師宋晏仁於健康節目《醫師好辣》分享,有名患者刻意限制油脂攝取量,皮膚竟莫名潰爛20年,遍尋名醫卻找不出病因,後來開始攝取五花肉等有脂肪的食物才有所好轉。
初日診所院長宋晏仁分享,這名患者認為「脂肪會對身體不好」,從年輕時就不攝取脂肪,不僅三餐茹素,青菜還都水煮不加一滴油,不料皮膚竟潰爛20年無法痊癒,多次求醫查不出病因。
直到某次該患者吃下幾片五花肉後,膚況不佳的問題竟在一周內好轉,讓他直呼「見鬼了」,但是一改回無油飲食後,在2周後皮膚病況再度復發,之後再吃五花肉又有所改善。後來他特地拜訪宋晏仁醫師,表示「你在電視上講的事是真的,油不能完全不吃」,分享留意飲食、營養素帶給身體的正向變化。
身體不可離開油!油脂能構成細胞膜、有助荷爾蒙合成
油脂和碳水化合物(醣類)、蛋白質並列3大營養素之一,國健署建議,民眾的脂質攝取比例應為20~30%,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綜合營養師許育禎(Ivy營養師)、臺灣大學食科所教授孫璐西的資料,油脂對人體的重要性包括:
好油怎麼吃?營養師:留意4關鍵,避免吃進不好油脂
不過,並非所有油脂對人體都有好處,該如何挑選對身體有益的好油呢?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師鄒孟君受媒體訪問建議,民眾可透過橄欖油、芥花油、葵花油等適量植物油,維持人體健康。
孫璐西教授則建議民眾可吃魚油,魚油富含多元部飽和脂肪Omega3,經醫學證實,對心臟病、免疫力、憂鬱情緒等問題有所助益。營養師許育禎則建議民眾,平時用油時應留意4關鍵,避免吃進不好的油脂:
- 油炸:選擇發煙點高的大豆沙拉油、花生油、葵花油、橄欖油、精煉椰子油。
- 高溫熱炒:選擇玉米油、大豆沙拉油、葵花油、芥花油、酪梨油等。
- 低溫水炒:任何油脂都適用,可選擇橄欖油、葵花油、香油、芝麻油等。
- 涼拌:使用具有風味的橄欖油、亞麻仁油、香油等。
許育禎營養師提醒,油脂的「品質」很重要,不理想的油脂包括:會產生反式脂肪酸的「不完全氫化脂肪酸」、「已氧化酸敗的油脂」、「不明來源的油炸、油煎用油」、「回鍋油」等。這些油脂不僅營養素已氧化,無法產生抗氧化作用,吃下肚後還會形成許多自由基,損害健康細胞膜,容易引起慢性發炎,並誘發過敏、心血管疾病、癌症等諸多疾病。
除了挑選好油攝取優良脂質外,營養師朱瑞君也曾於臉書推薦民眾透過酪梨、毛豆、杏仁、花生、核桃、南瓜子、鮭魚等新鮮食材攝取油脂,不僅能吃進Omega-3等優良脂肪酸,更能攝取到新鮮食材的多種營養素。
看了這篇文章的人,也看了...
- 怕膽固醇過高吃水煮、無油,更年期提早來!醫師提醒4種隱藏危機
- 水煮餐是減肥聖品?營養師:小心釀膽結石、不孕5大悲劇
最新健康新聞
-
-
治療腫瘤新選擇 臺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聚焦超音波治療室揭牌
(8 分鐘前) -
癌友還“藥”等多久?三大病團籲:癌症新藥審核時程應透明、可追蹤
(8 分鐘前) -
氣喘發作用吸入劑仍未緩解? 食藥署揭吸入劑正確用法
(2 小時前) -
沙發挑選別只看布料!「4招」教你挑對沙發:高度、軟硬度一文搞懂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