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4° / 13° )
氣象
2025-02-24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糖尿病不可怕,小心併發症成為健康殺手

糖尿病不可怕,小心併發症成為健康殺手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空腹血糖量了嗎?記得量了以後才能喝水」,這是陳大姐家的日常對話,家中兩位長輩都是糖尿病患者,需要經常叮嚀再三,家中小輩覺得很煩:「為什麼常常要講?」,但是陳大姐知道「有叮嚀總是好,糖尿病是富貴病,不控制每餐的飲食,就是健康的隱形殺手,最後會惡化到失明、洗腎、截肢的窘境」。


糖尿病是國內十大死因之一,並成為現代常見的慢性疾病,根據2022年的統計,台灣地區糖尿病人口已超過250萬人,陳大姐算是盡責的照顧者,會時時叮囑糖尿病患者妥善控制,卻因為不痛不癢,不少人會忽略其可能帶來的嚴重併發症。亞東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江珠影表示,若血糖未能妥善控制,患者恐面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等風險,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或截肢。


糖尿病併發症嚴重,血糖控制刻不容緩


糖尿病患者並不覺得血糖控制會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聯性,亞東醫院社區健康發展中心主任、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莊文博表示,臨床研究,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高於一般人,不過穩定血糖可以有效降低未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糖尿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是有可能導致腎病變。亞東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邱彥霖提醒,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加重腎臟負擔,引發糖尿病腎病變,加速腎功能衰退,若腎臟過濾功能逐漸受損,恐導致腎臟衰竭,最終走向洗腎人生。為了保護腎臟健康,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即早期發現問題,避免病情惡化。平日需遵守合理飲食、控制血糖及血壓,有效延緩腎臟病變的進程,減少日後洗腎的風險。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視網膜病變風險高,AI助力早期篩查


糖尿病患者罹患視網膜病變的風險極高,亞東醫院眼科部主任王嘉康表示,糖尿病患者的失明率是一般人的25倍,並會隨著病程增加風險。統計顯示,罹病十年後,視網膜病變發病率為60%,二十年內更高達90%。透過早期檢查與適當治療,可將失明風險降低50%。視網膜病變早期無明顯症狀,患者很容易忽略,經常是等到導致病情惡化時才發現視力受損,王嘉康主任提醒,糖尿病患者應定期接受眼底檢查,尤其是病程較長或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應提高警覺,降低視力損害風險。


重視併發症的發生,降低健康威脅


糖尿病併發症帶來的醫療負擔逐年增加,已成為公共衛生的重要議題。江珠影醫師呼籲,糖尿病本身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對併發症的忽視。患者應積極與醫療團隊合作,定期檢查與管理各項指標,確保生活品質,有效降低長期帶來的健康風險。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