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放射治療新突破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SBRT高效能、高精準護健康
乳癌已是我國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曾經是幼教老師,後來又接手一間早餐店經營的林老闆娘,最近提到乳癌,她心有戚戚焉,有二位幼教同事、三位熟識的客人都罹患了乳癌,有人是剛檢查出來,有人是復發,不得不感慨說:「怎麼會這麼多人都得到乳癌?」
女性癌症發生率,乳癌No.1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每年約有逾萬名婦女確診,111年女性乳癌發生人數17,366人,約每天有50名女性被診斷出罹患乳癌,發病高峰期集中在45至69歲間,每年有2000至3000人死於乳癌。乳癌是高發病率與致死率的癌症,如何提升乳癌治療效果、減少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品質,已成為當前醫療發展的重要目標。
林老闆娘在關心朋友的病情後,發現目前的乳癌治療多了好多方法,而且每一個人的治療都大不相同,她記得早年有遠房親戚罹患乳癌,治療方式以手術切除、化學治療為主,放射治療為輔,如今的治療與她的記憶這般不同。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乳癌怎麼治療?朝高效能、高精準方向走
目前治療乳癌的方式有哪些改變?亞東醫院乳房團隊負責人雷秋文醫師表示,隨著醫療科技大幅進步,乳癌治療的方法愈趨精準,主要是依據腫瘤大小、淋巴結轉移情況及病理檢查結果,選擇部分切除手術(乳房保留手術)或乳房全切除手術,並佐以化學治療、放射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以及最新的免疫細胞治療,但無論採取哪一種手術方式,通常都要輔以放射線治療,以提升局部控制率並延長存活期,至今,放射線治療更躍升至「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BRT)」,這是高效能、高精準、低副作用的放射治療。
乳癌放射治療新趨勢,SBRT帶來友善治療體驗
亞東醫院乳房團隊曾收治一名患有肺高壓、休葛蘭氏症及白內障等慢性疾病的80歲的黃女士,左側乳房發現硬塊長達一年,卻未就醫,後在家人勸說前往亞東醫院就診,經乳房外科趙余俊醫師診斷,確診為乳癌第二期,建議進行乳房腫瘤切除手術,並輔以放射線治療。後考量黃女士高齡、肺高壓病史及腫瘤增殖指標(Ki-67)較低,經團隊評估後,建議採用SBRT治療。
傳統放射治療可能造成燒燙傷、疲倦、噁心等副作用,黃女士經治療後,未出現上述不適,目前已返回乳房外科進行後續追蹤,整體治療效果良好,恢復狀況穩定。
亞東醫院副院長林子玉強調,透過高精準影像導引技術,以多角度放射線精準集中劑量於腫瘤區域,SBRT治療能有效縮短治療時間,並以最大限度保護心臟與肺部,減少傳統放療帶來的副作用,提供患者友善的治療體驗,能為乳癌治療帶來嶄新選擇。
亞東醫院呼籲,乳癌治療關鍵在於定期篩檢、早期發現,選擇合適治療方案積極治療。目前乳癌治療趨精準與個人化,患者可透過手術、放射治療、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等多元方式,提升生活品質,迎向健康未來。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最新健康新聞
-
-
靈性健康與心理健康有何不同? 職能治療師教從「5面向」探索
(6 小時前) -
強迫症會好嗎?理解背後生命故事 5全系統照亮人生路
(8 小時前) -
脂肪肝是因為吃太油?醫師曝「這些」都是可能原因 快看自己中幾項!
(8 小時前) -
彰化萬人健檢活動開跑 做癌症篩檢送禮卷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