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1° / 28° )
氣象
2025-09-18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綠色處方,銀色幸福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方


自然療癒基地溫暖陪伴長者


台灣高齡化加速,許多長者雖然壽命延長,卻同時面臨身體退化、社交孤立與情緒低落等挑戰。臺灣園藝輔助治療協會創會理事長、園藝治療師黃盛璘曾有提到,有些銀髮族有嗅覺問題,很容易被大家所忽視,卻對我們的生命影響深遠,因為氣味本身沒有好聞與壞聞,經過嗅覺刺激會與其他感官系統連結形成綜合感受,若長輩嗅覺能力逐漸喪失,代表健康也會開始下降。日本、美國已有多篇文獻指出,如果發現長輩聞不到玫瑰香味,可能是失智症前兆,


黃盛璘老師表示,若能喚起嗅覺能力,不斷刺激大腦,有預防失智症作用。在她的治療經驗裡,魚腥草是園藝治療處方,有一位記憶慢慢消退的90歲奶奶,僅是聽到魚腥草名字,就出現沉思行為,聞到味道後,過去曾是一名產婆的種種記憶逐漸打開,原來當年接生的嬰兒,若有發燒症狀,有經驗的長輩會說「泡魚腥草可以退燒」,所以奶奶聞到熟悉味道時,退化的記憶再度活回來,自信、有尊嚴的驕傲全寫在臉上!


無獨有偶,新北市日新里里長吳信坪規劃「里民共享耕作空間」,開闢一處「種植水果及蔬菜」的耕作處,讓喜歡當農夫的里民搭起一座綠色療愈基底,親手栽種葡萄、芭樂、茄子、豆類等各式農作物,收成後的無農藥蔬果,就會成為「老人共餐」的佳餚。看著里民們輕鬆搭建種植架、剪下成熟葡萄、幫茄子授粉的笑容,吳信坪里長也是滿臉開心,因為這就是自然界的綠色療愈力量。


十餘年耕耘,亞東打造自然療癒基地


亞東醫院精神暨心身醫學部心理健康中心主任陳俊霖醫師同樣指出,長者真正需要的是一種能投入的生活節奏,以及重拾價值感與社會連結的機會。英國自2019年起推動「社會處方箋」制度,作用就是讓醫師除開藥,也能轉介病人參與園藝、藝術、運動等社交活動,促進心理與社會連結的整體健康。社會處方箋理念與臨床經驗密切呼應,許多長者透過自然接觸與團體互動,不僅緩解焦慮與孤單,也改善睡眠與專注力,重拾生活節奏與價值感。


亞東醫院自 2008年起導入園藝治療至精神復健,透過自然照護協助患者走出情緒低谷。2016年更於安寧病房設置療癒花園、導入治療犬,為末期病人與家屬提供身心靈全方位的支持。2024年,亞東正式成立「心理健康與綠色照護科」,結合精神醫療與自然療癒,致力為長者、青少年、慢性病患等群體打造更人本、多元的健康支持模式。



綠色處方,銀色幸福

圖說:新北市日新里里長吳信坪規劃「里民共享耕作」綠色療愈基底,讓里民歡喜活出健康價值(吳信坪提供)。

療癒花園種下希望種子,重啟自信與歸屬


78歲的李阿姨常覺得悶悶不樂,家人陪她前往亞東醫院就診。陳俊霖主任發現她喜歡在家種花草,建議她參加園藝團體,起初猶豫,覺得已經會種不需要再學。陳俊霖主任溫柔鼓勵她,期許她可以當老師,幫助別人一起種花。這句話在她心中種下希望的種子。


長者透過團體活動找回「被需要」的感覺,這份認同和陪伴,比任何藥物都更能療癒心靈。幾週後,李阿姨在家人鼓勵下加入團體,不僅迅速融入,還主動分享種花技巧與施肥經驗,成為團體中人氣王「園藝阿嬤」,也常在活動結束後,笑容滿面地與家人分享趣事。


冷冰冰醫療之外,還有綠色溫暖陪伴


綠色,是自然顏色,也是療癒顏色。邁入高齡社會的今天,醫療角色不該只侷限於治療疾病,即便現代醫療手段如抗憂鬱藥物、心理治療、穿顱磁刺激術等,能有效協助改善長者情緒,但是透過綠色處方的推動,溫柔地牽起每位長者的手,重新擁抱那段充滿尊嚴與幸福的人生下半場。


[不許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