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3° / 23° )
氣象
2024-04-22 | NOW健康

以為落枕疼痛2週未改善!原來頸椎病作怪 這1型最常見

以為落枕疼痛2週未改善!原來頸椎病作怪 這1型最常見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長時間久坐工作及使用3C產品是現代人生活的常態,容易忽略維持良好姿勢,進而引發頸椎問題。對此,佑德中醫診所院長張賜興表示,姿勢不良、生活習慣不佳和作息不規律,都有可能引發頸椎問題,最常見的就是落枕、脖子痠痛、肩頸僵硬等問題,較嚴重時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骨刺增生,甚至被西醫師診斷需要接受開刀治療。


頸椎問題以頸型頸椎病最常見 醫揭不同類型與症狀


張賜興醫師進一步解釋,頸椎病問題大致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脊髓型及混合型頸椎病等類型。其中,頸型頸椎病最為常見,主要由頸椎椎間關節、關節囊、韌帶、肌肉、肌腱及肌筋膜等受到過度刺激導致發炎症狀。常表現為脖子痠痛、肩背疼痛和肩頸僵硬,甚至牽延到後腦部及上背部等不適症狀。


而頸型頸椎病又可細分為肌肉型和關節型,前者如落枕,休息幾天或打肌肉鬆弛劑就會好;後者是頸椎間關節小錯位所造成,則需要經過中醫傷科治療後逐漸好轉。其次,也屬於較為常見的是神經根型,會產生椎間盤退化、骨刺增生等問題,常導致頭、頸、肩、背、手臂、手指麻木或疼痛。


而椎動脈型則常與頸椎基底動脈供血異常有關,椎基底動脈負責大腦後5分之2的血液供應,因此椎動脈在頸椎病變時造成的血流循環障礙,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容易造成頭痛、眩暈、猝倒、視力障礙、耳鳴等症狀。


另外,交感神經型則是頸椎壓迫交感神經節,頸部交感神經節發出的節後纖維分布廣,故症狀表現會繁雜多樣,包括上半部軀幹、頭部、上肢及臉部五官和內臟,頸部交感神經所分布的區域均受影響,最常見引發胸悶和心悸症狀。


至於,脊椎型則是與椎管狹窄有關,脊椎受到壓迫而有下半身麻木和無力現象,常伴有大小便障礙等,最容易被誤診。此外,還有混和兩種以上類型的混和型頸椎問題,可能因為多種因素而引發,例如,長期保持相同姿勢、久坐、熬夜及作息不良,老化與外力造成等。


中醫治療方法包含內服外用 針對不同類型對症下藥


張賜興醫師指出,中醫治療方法包括內服中藥、針灸、傷科推拿、拔罐、小針刀和外貼膏藥等,另外還有特別以中藥材製成的藥洗,對於頸椎病型跟神經根型皆適用,能有效放鬆頸部肌肉緊繃和神經壓迫,減輕疼痛感。


張賜興醫師說明,對於輕症者,會先採用內服中藥,視情況搭配針灸、推拿、拔罐或是藥洗,藉此改善氣血循環、疏經活血,緩和緊繃不適感,通常可在1、2個月內治癒;症狀較嚴重者,譬如被西醫師必須開刀治療的患者,則可用小針刀和外貼膏藥來治療,但須耐心治療3個月到半年,便會逐漸痊癒而無需開刀。不同類型的頸椎問題可配合不同的治療方式。


以為落枕打肌肉鬆弛劑疼痛未改善 經診斷為頸椎病


張賜興醫師分享,有名31歲患者因為長期夜間工作、久坐、使用3C產品頻繁,自覺落枕後幾天沒有好,打了肌肉鬆弛劑1、2周仍持續疼痛,經診斷發現,患者有肩頸痠痛、身體發熱、面紅等症狀,中醫觀點認為是肝腎不足,加上患者又有三酸甘油脂、膽固醇和鼻子過敏,即氣血瘀滯。


此外,患者的睡眠時間不規律、熬夜則是引起頸椎病的最大成因,且肌肉緊繃、關節有錯位、骨刺增生造成神經根壓迫。治療當下先用藥洗減輕肌肉和神經疼痛感,再經過1、2個月治療即痊癒。


張賜興醫師提醒,若出現頸椎問題的不適症狀,應及早就醫治療,避免出現更嚴重的退化或變形,日常生活中須保持正確的坐姿、適度活動,避免過度使用3C產品,盡量不要熬夜或作息不規律,應多休息,飲食方面避免油炸類食物,多攝取滋潤型食物如黑色、紅色和紫色的新鮮蔬果,以維護頸椎健康。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下班聊健康】妹妹癢怎麼辦?女人該懂的私密處保養
▸不動刀醫美對抗歲月痕跡 時空E電波運用AI可精準到位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