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肝炎到肝癌只需1步! 定期追蹤才能遠離肝癌找上門
【NOW健康 翁靖祐/台北報導】48歲的李先生,年輕時候就知道自己有B型肝炎,前幾年新冠疫情打亂了生活習慣,忘記之前醫師叮嚀的規律追蹤,直到最近食慾變差、常常疲累不堪,且家人發現李先生肚子愈來愈大,才急忙至門診求治。診斷後發現,李先生的肝臟裡佈滿了大大小小的腫瘤,確診為末期肝癌,治療後仍無法挽回生命。
B型肝炎患者肝硬化風險高 肝癌機率高達15%
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仍位居10大死因之首,而肝癌已經連續44年名列前2名,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主因皆為B型肝炎及C型肝炎,而死於肝癌的病患中,超過3分之2的人為B型與C型肝炎帶原者。B型肝炎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大幅增加肝癌的機率;而C型肝炎病毒感染至少會有1半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5%會變成肝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謝文斌認為,除了常見的B型與C型肝炎,脂肪肝也逐漸成為醫學界重視議題。在台灣,平均每3個人就有1人有脂肪肝,因為大多無症狀,所以許多人也不以為意,然而放著不管,若引發慢性肝炎,還是會傷害肝臟,甚至導致肝癌。
肝硬化患者3月檢查1次 落實早期發現保健康
謝文斌特別建議有肝硬化者,每3個月找消化內科醫師抽血並接受腹超檢查;有慢性肝炎者(B、C肝帶原者、脂肪肝、酒精肝),則每6個月追蹤1次;其餘40歲以上民眾,也建議規律定期健康檢查、特別要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
肝癌是一個「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可以活很久的疾病;但中晚期肝癌的治療常常不如人意。謝文斌深深體會出,每一個癌症患者的死亡不只是一個病人本身的痛苦,也包含了一整個家庭無盡的淚水與數個破碎的心,與其事後的懊悔、千金難買早知道,倒不如一年之中花一點點時間,敲敲消化內科醫師的門,多重視一下自己的身體,規律的追蹤檢查,才能活得健康、活得久。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寒冬泡湯愈久愈好? 心臟內科醫師告訴你泡湯的宜與忌
▸天冷心血管猝死多!心肌梗塞無徵兆? 4種人風險最高
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最新健康新聞
-
婆婆要求「做12道年菜」新手媳崩潰!必學「3招」輕鬆準備年夜飯
(1 小時前) -
圍爐聚餐最愛麻辣鍋 醫曝「鍋底4大殺手」專致腸胃不適
(2 小時前) -
衛福部送暖!獨居關懷不間斷 加菜金與紅包讓機構長者過好年
(2 小時前) -
過年遇到親戚關心過度,放鬆心情找良策,安啦!
(2 小時前) -
研究證實:每天吃「這6種食物」讓你更長壽! 咖啡也上榜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