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新冠、黴漿菌!男子久咳不停 中醫對症下藥成功止咳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34歲陳先生在確診新冠前,就有輕微咳嗽症狀,未料確診後反而更嚴重,一整天都在咳嗽,甚至引起頭暈、頭痛,一度以為是新冠肺炎後遺症。咳了將近2個月的他,再度就醫才知感染黴漿菌,聽從醫囑服用抗生素治療,但症狀遲遲未見好轉,後來改求助中醫治療,一週後咳嗽狀況終於改善,其他症狀也逐漸好轉,約兩週時間總算恢復身體健康。
中醫如何治療咳嗽? 首重體內3臟器調理
中醫師莊可鈞表示,黴漿菌屬「非典型呼吸道感染」,主要透過咳嗽或打噴嚏產生的飛沫來傳播!大部分感染黴漿菌後,潛伏期約1至4週,症狀常以咳嗽為表現,也會合併其他呼吸道及呼吸道以外之全身性的症狀,常見包括發燒、呼吸不順、全身倦怠、食慾不振、關節及肌肉痠痛等等。感染黴漿菌很容易久咳不癒,尤其超過2至3週會合併發燒、喉嚨痛,沒有症狀的人也可能在鼻腔或喉嚨帶有此菌。
一般來說,咳嗽小於3週稱為急性咳嗽,咳嗽3至8週屬於亞急性咳嗽,咳嗽大於8週則是慢性咳嗽。莊可鈞指出,中醫治療咳嗽,會依據是否存在外感病邪,及體質陰陽虛實偏盛,隨病況緩急及症狀表現來給予治療。典籍《素問.咳論》中說道,「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臨床上尤其著重肺、脾、腎三臟的關係!
莊可鈞說明,肺臟、脾臟、腎臟三者都是調節氣體出入吐納與痰濕生成的重要臟腑,唯有三者功能正常才能讓人不咳而呼吸順暢,而心、肝火熱上逆同樣也會影響咳嗽。另外,除了確定外來的感染解除了沒,還要注意病人平時體力、消化、情緒跟睡眠情形。
外感咳、內傷咳病因不同 中醫分4類對症下藥
咳嗽症狀在中醫又分為「外感咳」和「內傷咳」2大類!外感咳多因感冒造成、症狀較輕,通常會覺得喉頭發癢而作咳;內傷咳則為臟腑失調、久病或反覆發作,咳嗽症狀較重,會覺得有一股氣流往上衝、從較深的肺部或胸部而出。莊可鈞直言,「外感咳因邪在表,病症較輕所以容易治療;內傷咳則是臟腑功能失調,且導致咳嗽的原因不同,症狀會有差異,因此治療上也較為困難」。
莊可鈞表示,慢性咳嗽的治療原則為扶正祛邪並進,使用藥物來適度的扶助正氣,以利人體能自行將外邪祛除,同時使用藥物來祛除邪氣,讓人體正氣不受到損傷。中醫追求陰陽平衡,幫助人體找回體內的平衡,希望藉由中醫治療讓肺氣宣發肅降得宜,氣機調暢,而不是以強行鎮壓的治療方式來止咳,因此依據症狀的不同,會有以下4種咳嗽分類:
1.風寒咳嗽:痰白而稀、併有惡寒、發熱頭痛、或有鼻塞流涕等症狀;處方常用杏蘇散加減。
2.風熱咳嗽:咳痰黃稠不爽、口渴咽痛、鼻流濁涕,或有身熱頭痛、不惡寒等症狀;處方常用定喘湯加減。
3.燥熱咳嗽:咳而急促、乾咳無痰、咳時胸痛、咽癢涸乾等症狀。處方常用清燥救肺湯加減。
4.痰飲咳嗽:脾陽中虛,不能化濕。痰多色白易咳出,伴有胸悶身重、食少體倦等症狀。處方常用二陳湯加減。
除了上述治療外,莊可鈞也推薦民眾可以飲用「桑葉薄荷止咳茶」、「麥冬浙貝茶」,同時日常謹記清淡飲食、規律作息、適度運動等健康習慣。
桑葉薄荷止咳茶
▸材料:桑葉10g、薄荷10g、杏仁5g、甘草5g
▸做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加入500cc清水,煮沸後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桑葉潤肺止咳,薄荷利咽、疏肝止咳,杏仁潤肺化痰,甘草止咳調和諸藥,合用清肺止咳化痰。
麥冬浙貝茶
▸材料:麥門冬10g、浙貝母5g
▸做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加入500cc清水,煮沸後放涼即可飲用。
▸功效:麥門冬養陰潤肺止咳,浙貝母清熱化痰,合用可潤肺止咳化痰。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不只女人愛美!男人也愛面子 專家分享男性保養新觀念
▸癌症術後才是抗癌的開始! 醫分析中醫輔助抗癌3時機
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最新健康新聞
-
-
元宵吃湯圓!湯上加糖恐不妙 日常謹記5招遠離糖尿病
(58 分鐘前) -
春節後流感大爆發!急診量激增4倍,醫師提醒防疫3關鍵
(58 分鐘前) -
臺北榮總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攜手推動臨床試驗發展
(1 小時前) -
搶打潮越燒越大!單日打掉7.3萬劑 公費流感疫苗只剩9萬劑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