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眼危機降臨! 醫師盤點這些眼疾恐造成眼睛紅腫癢痛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紅眼睛」是眼科常見的主訴。資深眼科醫師朱智盟指出,流行性急性結膜炎,也就是俗稱的「紅眼症」,具有高度傳染性。此外,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結膜下出血、虹彩炎、急性角膜炎,甚至皰疹、黴菌感染也可能導致紅眼。乾眼症亦可能因眼睛過度乾澀,造成角膜損傷發炎,而引起充血反應。
眼睛睜不開怎麼辦?切忌用力撥開以免破皮 醫師建議這樣做
朱智盟醫師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後,許多病毒混在一起,醫療界統計,所有流感病毒裡有35%是腺病毒,同時也伴隨眼睛分泌物增加,而急性角膜炎則屬於腺病毒感染,傳染期1至2週,主要症狀是眼睛分泌物顏色黃、多且黏稠,早晨起床後常常眼睛打不開,通常得過1次就終生難忘。病程中,有人會產生角膜下沉澱的免疫反應,恐影響視力模糊2至4周,痊癒後即恢復正常。
「紅眼症」是高度傳染性眼疾,好發在游泳池開放期間,約4、5月開始流行,10月泳池快關閉時達到高峰,間接接觸也會傳播病毒,通常住在一起的家人很容易互相傳染。過往每10至20年會有1次小流行和大流行,上次大流行在2005年,朱智盟醫師推估,今年恐會有一波紅眼症的高峰期,民眾應特別留意。
朱智盟醫師解釋,通常紅眼症採症狀治療,並未給予抗病毒藥物,針對眼睛紅腫、會給予類固醇、血管收縮劑,睡前點眼藥膏,目的是讓眼屎軟化,避免過黏起床張不開眼;倘若眼睛沾黏嚴重,切忌用力撥開以免破皮,建議可使用生理食鹽水沾溼紗布,慢慢用水緩緩幫助眼睛張開。
眼科醫師解析眼睛紅腫癢痛常見眼疾 找出病因才能對症治療
另外,「過敏性結膜炎」則好發於春秋季節的,嚴重時會出現眼屎多、眼睛紅腫症狀,但眼屎偏白,主要特徵是非常癢,家裡有養寵物、絨毛玩具及塵蟎都是誘發因素,急性發作時會有類似眼白鼓起的果凍眼。
朱智盟醫師提醒,過敏性結膜炎發作時勿亂揉眼睛,可採冰敷緩解,以類固醇和血管收縮劑治療為主,再添加抗敏藥物,反覆發作者會在急性治療後,給予3個月加強抗敏治療。
至於常見的結膜下出血,眼白部位會有一塊出血,這屬於自發性出血,沒有確切原因,不痛不癢,嚴重時眼白會有1大片出血,不過,這並非血管堵塞的眼中風,而是單純的微血管破裂,不需過度擔心。治療採血管收縮劑和止血藥為主,約1到2週會自行吸收,有25%的患者到第3、4天時,出血部位可能會擴大,會給予抗血栓溶解藥物預防。
朱智盟醫師歸納微血管破裂的原因,包括寒流來襲,喝酒,若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容易有血管問題;腹部用力咳嗽、打噴嚏,瞬間血管回流受阻也可能破裂;服用抗凝血劑、或是便秘引起腹部用力解便。其他因外傷、被戳到、用力揉眼;提重物,造成負壓過大等,都可能造成結膜下出血。
「急性虹彩炎」與「急性角膜炎」怎麼分? 前者與自體免疫有關
「急性虹彩炎」是自體免疫性疾病的1種,成因是過於疲累、工作壓力大等,症狀是眼睛很紅、輕微悶痛感、畏光,初期表現為眼壓低,因為眼睛內部組織發炎,虹膜和水晶體前囊沾黏嚴重。門診會先使用散瞳劑放大瞳孔來減緩悶痛不適,再以類固醇治療為主,但劑量需逐漸減少,不能1次停用,否則容易復發。如果患者眼睛很紅卻沒有眼屎,就要懷疑是否為虹彩炎,至於猛爆型虹彩炎則沒有紅眼症狀。另1個常見的紅眼是「上鞏膜炎」,主要是眼睛疲勞造成的充血現象,最常見是局部上鞏膜炎。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角膜炎」也可能產生紅眼反應,看診時敘述眼睛會痛,多半是角膜問題,症狀通常是流眼淚、眼睛睜不開,常見戴透氧度低的變色片、角膜瞳孔放大片,正常只能戴4到6小時,卻從早戴到晚,以致角膜新生血管、缺氧,造成角膜潰瘍,導致細菌感染,治療以抗生素為主,一般的葡萄球菌、鏈球菌較易治療,綠膿桿菌感染治療較棘手,嚴重恐導致角膜潰瘍,需開刀處理。
朱智盟醫師說明,若是皰疹或帶狀皰疹感染,症狀則是眼睛紅且劇痛,原因來自眼睛不適時到藥局隨意買含類固醇的眼藥水,長期導致角膜長出皰疹,需盡快擦抗皰疹藥膏或口服藥治療。更可怕的是阿米巴原蟲感染,通常是戴隱形眼鏡或角膜塑型片,碰觸自來水或泳池不乾淨,因破皮導致寄生蟲生長,目前國內無特效藥,黴菌感染也會引起眼紅,不會疼痛,但治療需有耐心。
紅眼症流行季來臨! 民眾應注意公共衛生及養成個人良好習慣
門診中判斷眼疾會觀察患者眼睛是否發紅、是否有疼痛感或發癢,有無眼屎或畏光,是充血現象還是塊狀出血點,先區分病症,再進一步檢查確診。朱智盟醫師提到,早期有些患者會在白內障術後出現紅眼、疼痛的虹彩炎症狀,原因是植入的水晶體或是殘留物造成的發炎反應,不過在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藥後已很少見。
最後,朱智盟醫師提醒,正值好發傳染性結膜炎的季節,民眾應注意公共衛生,勿使用別人的毛巾擦臉,避免亂揉眼睛,應勤洗手或使用酒精消毒雙手,眼睛不適應就醫診治,切勿自行到藥局買小花眼藥水,眼睛雖暫時不紅,長期恐引發青光眼的後遺症。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新竹一里雲村醫養園區祖孫運動會 前職棒選手一起樂活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最新健康新聞
-
8歲女童吞髮致毛結石 彰基兒醫治癒籲關注兒童心理健康
(1 小時前) -
大學生心累? 北市聯醫「學子特別門診」照顧身心靈
(2 小時前) -
急診室湧現人潮!恩主公健康學苑講座倡導急診醫療觀念
(3 小時前) -
長期飲酒恐損傷大腦! 台灣研究:「神經絲輕鏈」可預測戒酒危機
(3 小時前) -
清明掃墓禁忌多?網友熱議掃墓6禁忌 心誠則靈最重要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