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08 | NOW健康

每年2萬人被狗咬傷! 預防破傷風與狂犬病該這樣處理

每年2萬人被狗咬傷! 預防破傷風與狂犬病該這樣處理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健保就醫資料顯示,每年至少2萬人被狗咬傷,平均100萬名急診個案就有900多人遭狗咬傷,其中600多人因此住院,換算下來,每天近60人就醫,每年醫療花費逾3000萬元。為此,健保署提醒,被動物咬傷後,應立即以肥皂及清水清洗傷口,再以優碘消毒。


被狗咬傷怎麼辦?醫師教你處理傷口 預防破傷風與狂犬病


分析急診咬傷個案,小孩人數多於成年人,至於咬人的施暴者,以狗咬占大多數,占比高達85%到90%,其次為貓咬傷(5%到10%)、人咬傷(2%到3%)、囓齒動物和其他動物(2%到3%)。


外傷醫學會前理事長簡立建受訪時表示,急診觀察發現,平均2至3天就收治一起「被狗咬」案例,包括流浪犬攻擊路人,飼主被護食的狗狗給咬傷,常見的傷口與部位為手指頭咬傷、小腿撕裂傷。若傷口見血,恐有破傷風疑慮,務必至醫院接種破傷風疫苗。


疾管署表示,破傷風初期症狀為臉部僵硬、肌肉痙攣,危險徵兆為無法張嘴、吞嚥及呼吸困難,容易併發喉痙攣、骨折、肺栓塞、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難而導致死亡。


健保署強調,遭到動物咬傷,臨床表現為局部組織撕裂或碎裂,嚴重時傷害到肌腱、骨頭和神經。此外,動物口中含有許多病菌,傷口容易被感染。大多數被咬傷患者不需特別醫療處置,但少部分情況較嚴重的傷者如果傷口未經適當處理,可能引發局部肢體永久損傷,併發感染或狂犬病,甚至死亡。


遭遇犬隻攻擊別慌張! 農業部提醒6步驟自保並降低感染風險


至於被狗咬時,該如何自處?當民眾遭遇犬隻攻擊時,農業部動物保護司建議遵循以下6步驟處理,以降低感染風險:


1.保持冷靜,記住動物的特徵,觀察咬人的狗有無異樣。


2.用肥皂會清水清洗傷口。


3.用優碘消毒傷口,如有明顯出血,以乾淨的毛巾或紗布局部壓迫被咬傷的部位。


4.儘速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打免疫球蛋白。


5.施打破傷風疫苗,預防破傷風或細菌感染。


6.觀察14天,若感染狂犬病,通常8天內會有症狀出現,應該就醫,請醫師評估是否需接種狂犬病疫苗


孩童體型較小比大人更常被狗咬傷 健保署提出安全6守則


由於孩童體型較小、防禦能力弱,比大人更常被狗咬傷。因此,家中若有幼童,應避免讓他們單獨與犬貓等寵物相處,並教育孩子們避開野貓野狗等可能具有攻擊性的動物。此外,成人也應留意自身行為,降低被動物攻擊的風險。健保署提出安全6守則如下:


1.別讓嬰幼兒或小孩單獨與犬貓寵物相處。


2.避開野貓、野狗或野生動物。


3.不要嘗試去分開正在打架的動物。


4.盡量避免打擾正在進食或睡覺的動物。


5.不要隨意棄養寵物,寵物應該定期接受疫苗注射。


6.進口的動物需經檢疫,切勿飼養走私動物。


總結來說,被狗咬傷後的處理重點在於徹底清潔傷口、控制出血,並盡速就醫評估是否需要施打破傷風疫苗或免疫球蛋白,以預防感染等併發症。台灣狂犬病疫情相對穩定,一般無需立即施打狂犬病疫苗,但務必觀觀察14天,若感染狂犬病,通常8天內會出現症狀,應該立即就醫評估是否需接種狂犬病疫苗。同時也提醒飼主善盡責任,遛狗時特別注意保護孩童安全,並注意寵物衛生與管理。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保健食品開封後乾燥劑、棉花該留還是丟? 藥師來解答
▸經常後腳跟痛? 復健科醫師教你7招緩解足底筋膜疼痛


NOW健康:FB │ IG │ Threads │ YT │ 官方LINE │ 醫級邦 │ 健康安妞 Podcast
❤溫馨提醒:歡迎轉傳「原始文章連結」分享,未經授權,請勿複製圖文轉貼本文。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健康新聞

延伸閱讀